万物互联概念股票有哪些?相关概念受益股票一览
1、科大讯飞: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4.45亿元、79.17亿元、100.8亿元、130.2亿元。
针对采访、会议、节目、授课等复杂场景下的语音转写效果持续提升,业界唯一达到实用门槛;研发完成通过较小代价提升方言和小语种识别可用性的技术路径,方言和维语、藏语识别效果大幅提升;结合麦克风阵列的远场识别、语音唤醒等关键指标相对提升达到50%以上,有效支撑万物互联下的远场人机语音交互的进一步普及。
2、天孚通信: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38亿元、4.43亿元、5.23亿元、8.73亿元。
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业界领先的光网络连接精密元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通信、数据通信、物联网等领域。
3、三环集团: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1.3亿元、37.5亿元、27.26亿元、39.94亿元。
人工智能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最前沿的基础技术,能够渗透至各行各业,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领域将持续爆发创新产品。
4、北信源: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15亿元、5.72亿元、7.22亿元、6.41亿元。
信源豆豆可扩展为AI+IOT的社交平台,重新定义了基于自然语言的无协议沟通框架,颠覆目前智能物联网行业的思维和设计模式。将推动智能芯片产业化、智能大脑专业化,使设备厂商摆脱智能控制协议不统一的困局,助力专业厂商专业创新。
5、思特奇: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4亿元、7.88亿元、8.6亿元、7.37亿元。
思特奇一直秉承以业界一流的技术水平、周密的项目管理、完善的支持服务专注于运营商的业务支撑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更以领先的软件产品研发和业务规划、咨询、集成能力服务于中外运营商。
6、华灿光电: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6.3亿元、27.32亿元、27.16亿元、26.44亿元。
在大数据和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美新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也在加快,公司在车位感知芯片、无人驾驶以及推进智慧城市方面的相关产品已进入送样阶段,并在深圳首先开始试点测试;工业用高端芯片方面,公司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的导航感知芯片也即将面世。
7、亨通光电: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9.5亿元、338.7亿元、317.6亿元、323.8亿元。
公司表示,在当前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互联网数据消费量爆发式增长带来全球海底通信带宽需求加速增长,全球海底光缆建设提速,项目不断增加。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