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材料概念股有:
1、天赐材料: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9.8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0.8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1.19亿元。
公司主要生产精细化工材料,目前主要从事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锂离子电池材料、有机硅橡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有机硅技术平台的延伸应用,正逐渐成为公司哑铃型双主业的连接杆。
2、德方纳米: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0.1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9.421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0.54亿元。
公司将依托在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研发一系列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材料,致力于向世界奉献更安全与高效的绿色新能源材料,力争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导者。
3、科恒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9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6.46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2.02亿元。
2012年,科恒转型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2013年,便推出首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LCO-1。
4、多氟多: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0.6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9.4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2.45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光伏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无机氟化物主要用作电解铝过程中的助熔剂。
5、新宙邦: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4.8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1.6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9.61亿元。
波兰新宙邦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有序推进中。
6、湘潭电化: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1.7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0.7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2.34亿元。
新公司主营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材料,成立后将进行年产1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的制售,第一期工程年产3000吨。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