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盘后短讯,5月7日航天概念报跌,钢研高纳(22.95,-1.25,-5.165%)领跌,火炬电子-5.038%、鸿远电子-5.006%、爱乐达-4.854%、和而泰-4.646%等跟跌。
航天上市公司有:
银河(00080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7.7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7.613亿元,最高为2017年的10.46亿元。
控股子公司北海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占99.99%)与四川永星电子公司(占99.34%)是国内型号,系列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片式电阻器及片式电阻网络开发与制造企业之一,片式电阻网络项目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
航天机电(600151):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68.0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7年的66.57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69.10亿元。
依托央企资源,把握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航天机电现已形成新能源光伏、高端汽配和新材料应用三大产业格局,建成了垂直一体化的航天光伏产业链,打造了集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高端汽配产业和军民融合的新材料产业平台,创建了上海、内蒙古、江苏三大产研基地,拥有一个国家级、五个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五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境内外两个资本运作平台。
西部材料(002149):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9.1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7.2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29亿元。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质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稀有金属材料行业带来新的需求拉动和市场机遇。
航天工程(603698):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2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6.2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71亿元。
公司实控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属于中央国有企业。
东方锆业(002167):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8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4.71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7.678亿元。
公司产品包括锆矿砂、硅酸锆、氯氧化锆、电熔锆、二氧化锆、复合氧化锆、氧化锆陶瓷结构件及海绵锆八大系列共一百多个品种规格;应用领域涵盖核电能源、特种陶瓷、生物陶瓷、光通讯器件、固体燃料电池、航天领域、电子陶瓷、人造宝石、陶瓷色釉料、高级耐火材料等诸多新材料、新工业行业。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