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还能持有吗?2022年7月21日券商研报内容摘要如下:公司是正极前驱体优势企业,产品技术领先且结构不断优化,深度绑定优质客户。随着印尼镍矿产能释放,前驱体毛利水平有望改善。同时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公司长期深耕回收业务优势显著,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7.3/25.8/34.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25.4/16.9/12.7倍。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订单落地不及预期;业务调整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公司宣布与厦钨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约定2023-2027年公司将向厦钨新能源提供新一代前驱体产品45.5-54万吨,至此公司2022-2027年已锁定前驱体产能151.5-164万吨。公司是正极前驱体优势企业,产品技术领先且结构不断优化,深度绑定优质客户。随着印尼镍矿产能释放,前驱体毛利水平有望改善。同时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公司长期深耕回收业务优势显著,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内部管理方面,公司聚焦主业,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即将分拆上市,城市矿山、环境服务、硬质合金等业务混改,报表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期亦公布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内生动力强化。
新增45.5-54万吨下游需求。据公司称,公司将按约定时程进行新一代前驱体产品(包含高电压型三元前驱体、四元前驱体、超高镍低钴前驱体、无钴前驱体等新型前驱体产品)的设计开发等工作,并于2023-2027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45.5-5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品。此前,公司已与亿纬锂能、容百科技、ECOPRO和厦钨新能源签订协议,锁定公司2022-2026年前驱体产能合计106-110万吨,加上本次与厦钨新能源的合作,公司目前已确定的2022-2027年前驱体产品需求为151.5-164万吨。公司通过签订采购或合作协议,绑定下游优质客户。
前驱体:业务结构优化驱动营收回升,技术领先构建壁垒。公司2019/2020/2021营收分别为143.5/124.7/193.0亿元,触底回升。分业务看,2021年电池材料业务收入137亿元(同比+106%),其中,三元前驱体/四钴/三元正极收入94.2/29.5/13.5亿元(同比+205%/+13.7%/+38.4%)。公司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先后攻克了超高镍三元、全浓度核壳、无钴、NCMA/NCMW四元等新一代高端前驱体产品制备的关键产业化技术与装备体系,实现8系高镍核壳—浓度梯度结构三元前驱体产业化、9系核壳前驱体与四元前驱体的量产开发。我们预计22Q2公司高镍出货比例占到80%以上,全年高镍及超高镍产品出货比例将达到70%。
2022年5月,公司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控制产品品质,在磁性异物方面优势明显,镍前驱体产品磁性异物含量平均值为0.64ppb,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印尼镍矿:产能释放在即,成本有望优化。公司通过持有印尼青美邦63%股权,战略布局前驱体原材料镍金属。目前印尼镍工厂已基本竣工,预计可于2022年下半年投料试产,全年可贡献近1万吨镍金属产能增量,满产状态下镍金属年产超5万吨,钴金属产能超6,000吨。我们认为印尼工厂镍钴金属产能释放在即,公司对上游供应链的自控程度将大幅提高,未来有望协同公司动力电池材料回收业务,形成“自产+回收”资源供给模式。公司镍金属自给率的提高,能有效规避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亦能节约原材料采购成本。随着印尼镍矿产能释放,至2025年预计能降低20%左右成本。同时,公司以青美邦为纽带,引入Ecopro、容百科技等正极材料大客户为外部股东,深化业务绑定关系,提前锁定百万吨前驱体长单。
电池回收: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公司长期深耕回收业务优势显著。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逐步报废,2021年前后进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在废旧电池环境风险大和行业红利释放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望迎来大规模放量,预计2027年市场空间超1,500亿。公司长期深耕废弃资源回收行业,具有技术、资质、渠道三大优势:(1)技术:镍钴回收起家,上市以来逐渐攻破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废弃资源绿色循环技术,并掌握多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锂回收率可超90%;(2)资质:公司三家子公司具有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资质,处于行业第一,资质优势为其带来优质客户资源;(3)渠道:截止2021年底,公司已与500多家整车厂和电池厂签署协议建立定向回收合作关系,共建共享131个电池回收网点,设计总拆解处理能力21.5万吨/年。
内部管理: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利益,非核心业务分拆出表提升公司价值。2022年5月17日公司公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20名骨干人才与创新人物和83名核心技术与核心工程人员,将核心技术人员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2021年7月主营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的格林循环IPO已获深交所受理,目前已完成两轮问询回复,同时,公司完成对钨资源回收业务混改和硬质合金业务控股权退出,报表结构进一步优化,回笼资金利好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