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未来发展趋势如何?2022年4月29日券商研报内容摘要如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净利润17.6/25.7/33.8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8/12/9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削弱产品竞争力、经营风险、二级市场风险等。
在辅料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新能源材料单吨毛利仍有提升,三元前驱体毛利率20.5%领跑行业。2022年三元前驱体单吨毛利2.1万元,同比+0.3万元(+19%),四氧化三钴单吨毛利3.2万元,同比持平,正极材料单吨毛利1.5万元,同比+0.14万元(10%)。考虑到去年下半年主要辅料烧碱和硫酸均大幅上涨,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提升,8系及以上产品占比超六成。公司去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9.1万吨,同比+120%,其中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5.4万吨,占比60%以上,同比+165%,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量3.7万吨,占比40%以上,同比+103%。
多款新一代高端前驱体产品即将投入量产,助力盈利能力继续提升。1)8系核壳前驱体将在今年4月正式大规模量产,为公司新增万吨级别订单,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将该技术产业化的前驱体企业;2)9系核壳前驱体目前处于量产认证阶段,量产后预计每年订单约2万吨;3)攻克镍钴锰掺锆四元前驱体技术,在未来一到两年有可能成为主力产品之一;4)突破无氨工艺羟基法掺铝四氧化三钴技术,已纳入客户供应商,进入正式量产阶段。
百万吨级订单保证未来高成长,2026年三元前驱体远景产能目标50万吨。公司与ECOPRO、容百科技、厦钨新能源等头部客户签署战略订单,计划2023-2026年向韩国ECOPROBM公司供应高镍三元前驱体70万吨,2021-2023年向厦钨新能供应三元前驱体1.5万吨-3.5万吨/年、四氧化三钴0.5-1.5万吨/年,2022-2026年向容百科技供应前驱体不低于30万吨。截至2021年底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23万吨/年,今年出货量计划18万吨以上,全年产量爬坡计划为Q1-Q4分别为3.0/4.5/5.8/6.7万吨,全年冲击20万吨。
镍钴锰化学原料体系建设完全匹配前驱体产能,硫酸盐自供比例维持100%。公司把握“化学原料体系+材料合成”两道核心工序,截至2021年底,公司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总产量达到11万金属吨,镍钴锰分别为6万、3.25万和1.8万金属吨;2022年镍钴锰溶液体系总量计划扩容到14万吨以上,其中镍达到9万金属吨以上;2026年镍钴锰湿法化学能力目标为30万吨以上,其中镍达到20万吨以上。
“城市矿山+自建镍资源基地”保证镍钴原料,2026年自供比例有望提升至50%以上。回收方面,公司规划2026年镍/钴/锰资源回收量5万/0.8万/4万吨以上,碳酸锂回收量2万吨以上;印尼镍资源方面,预计2022年上半年青美邦项目投入运行,2026年规划产出达8万吨镍金属和6,000吨钴金属。二者合计约占50万吨前驱体所需镍钴资源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