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由于去年抢装潮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公司风机销售容量将下滑接近23.8%的水平,但公司盈利在收入结构调整下还能有较大增长。随着公司中速永磁平台的推出,公司更多大机型收到客户追捧,我们判断公司22年风机销量将恢复增长。综上所述,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1.52/560.40/606.03亿元,归母净利润39.74/43.84/51.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1.04/1.22元,2021-2023年PE分别为17.7/16.2/13.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需求大幅下滑;2、主机价格大幅下滑;3、产品成本大幅提升。
风机销量有所下滑,大容量机型占比大幅提升
2021年1-9月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6,347MW,同比2020年1-9月下滑23.7%。从结构上看,今年销售占比最大的机型为3S/4S平台,销售容量2,511MW,同比增长224.4%,占比提升30.3个百分点至39.57%;而更大机型的6S/8S平台销售容量1,487MW,同比增长332.0%,占比提升19.3个百分点至23.4%。而去年同期的主力机型2S平台,销售容量则下滑67.1%,占比下降48个百分点至36.3%。
风机价格持续下滑,市场招标量同比大增
去年下半年以来,风机月度投标市场均价就呈现下滑走势。以3S级别机型为例,2020年9月投标均价为3,250元/千瓦,2021年9月则下跌25.8%至2,410元/千瓦;4S机型也同从去年3,163元/千瓦下跌至2,326元/千瓦,跌幅26.5%。随着风机价格的下滑,下游运营商的投资热情高涨,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新增公开招标量41.9GW,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5.1%,其中陆上新增招标容量40.9GW,海上新增招标容量1GW,显示目前运营商对海上风电22年全面平价后的投资收益率并不十分满意。
外部订单持续增长,中速永磁新品获得市场认可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量16.4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15.1GW,较去年底净新增在手订单692MW。在手订单中,超过9.5GW的还是3/4S平台,占比63%;2S平台订单4.7GW,占比31%;6/8S平台订单143MW,占比1%。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此次北京国际风能展上发布的中速永磁新产品,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新签订单超过670MW,占比5%左右。
发电业务高效运营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5,554MW,其中2021年新增权益并网容量540MW,同期转让资产规模473MW,装机规模净增67MW,另外公司国内外风电场在建权益容量2,406MW。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自营风电场的平均标准运行小时数为1,896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小时,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毛利率随着收入结构的变化大幅提升
今年在海上风电抢装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大容量机型6S/8S收入大幅提升444.7%,在所有产品中收入占比最高。由于包括海风机组在内的大型机组单价高、毛利率高,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业务毛利率上半年提升了8.2个百分点达到20.3%,其中6S/8S机型毛利率更是高达25.94%。
此外,高毛利的风力发电业务占比提升也是公司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今年权益装机增长叠加来风较好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风电厂投资与开发业务增长了32.3%,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72.4%。以上两点原因共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带来前三季度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