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进口替代上市公司有:
广信材料:截止5月29日12时31分广信材料(300537)涨14.68%,报19.300元/股,3日内股价上涨10.81%,换手率30.28%,成交额8.05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广信材料上涨6.65%,最高价为17.87元,总成交量2.57亿手。
公司批量供应蓝思科技等公司的主要是公司新产品抗指纹纳米保护涂料,并应用在华为P30pro、Mate20pro等高端机型上。此领域应用一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另一方面对标国际巨头实现进口替代。
中来股份:中来股份(300393)10日内股价下跌1.26%,最新报7.770元/股,涨8.98%,今年来涨幅下跌-45.02%。
回顾近30个交易日,中来股份下跌17.67%,最高价为8.71元,总成交量5.58亿手。
10月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背板市占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国内光伏背板技术的突破,光伏背板国产化进程日趋加快,已实现完全进口替代。
回天新材:5月29日盘中消息,回天新材最新报8.400元,成交量1501.54万手,总市值为46.99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回天新材下跌12.45%,最高价为9.47元,总成交量4.26亿手。
公司的太阳能电池背膜业务由原来主要采用从外部采购PET膜、PVDF膜等膜材料到绝大部分采用自产PVDF膜材料,实现了关键原材料进口替代,以自主研发的聚氨酯胶粘剂将膜材料按照特定的模式胶粘成具有高耐候性、防水性的太阳能电池背膜产品。该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反映良好,是国内少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背膜产品,并不断研发推广KPH光伏背板、新型透明背板等新产品上市。上海回天新增3万吨光伏硅胶产线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建成投产;现有光伏硅胶年产能6.07万吨,新产能建成后将达到年产能9.07万吨。
中科三环:截止12时31分,中科三环报8.300元,涨2.09%,总市值100.91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中科三环股价下跌19.68%,最高价为10.15元,当前市值为100.91亿元。
"国内率先实现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从而开创了中国第三代稀土永磁产业;公司同时生产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是目前国内稀土永磁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家电、风电、通讯、医疗、汽车等领域;17年磁材产品收入38.63亿,营收占比近100%。公司是世界第二、中国最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商,主要产品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占其主营业务的99%以上,其中超过60%的产品是外销至欧美市场。目前公司的总产能大约在13000吨左右,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以上。同时,中国有200多家钕铁硼生产企业。而公司是8家取得日立金属钕铁硼专利授权的中国企业之一。公司大股东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是隶属于中科院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中科院及有关科研院所雄厚的科技背景,研究开发新型永磁材料及应用产品。公司拥有中国最高性能的N52钕铁硼永磁,已获欧美相关认证。是中国本土技术装备及工艺最好的龙头。中国的稀土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是下游应用环节,而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只有公司的技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
博威合金:5月29日消息,今日博威合金(601137)12时31分报价17.740元,涨1.9%,盘中最高价为17.95元,7日内股价下跌0.4%,市值为138.7亿元,换手率2.12%。
博威合金在近30日股价下跌0.52%,最高价为19.12元,最低价为17.44元。当前市值为138.7亿元,2024年股价上涨10.8%。
国内铜合金棒材行业龙头之一,高性能耐腐蚀镍铜等合金材料已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成功开发了3C产品液冷散热用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取得了多家智能终端厂商的认可;公司Bedra越南新建2400吨黄铜切割丝项目实现全线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