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金龙头股都有哪些?南方财富网为您提供黄金龙头股一览:
湖南黄金(002155):
黄金龙头股,2023年,湖南黄金公司实现净利润4.89亿,同比增长11.2%,近三年复合增长为16.03%;每股收益0.41元。
公司是全球锑矿开发龙头企业,专注于黄金、锑和钨三种金属的矿山开采和深加工。
湖南黄金在近30日股价上涨27.97%,最高价为18.23元,最低价为12.52元。当前市值为210.6亿元,2024年股价上涨36.42%。
盛达资源(000603):
黄金龙头股,2023年,盛达资源公司实现净利润1.48亿,同比增长-59.41%,近三年复合增长为-40.76%;每股收益0.21元。
近30日盛达资源股价上涨27.78%,最高价为16.13元,2024年股价上涨24.21%。
老凤祥(600612):
黄金龙头股,老凤祥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22.14亿,同比增长30.23%,近五年复合增长为11.99%;每股收益4.23元。
近30日股价上涨3.75%,2024年股价上涨12.33%。
益民集团(600824):
黄金龙头股,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3亿,同比增长-424.83%。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益民集团下跌1.5%,最高价为3.84元,总成交量4.45亿手。
福达合金(603045):
黄金龙头股,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976.99万,同比增长-47.86%,近三年复合增长为-17.93%;每股收益0.22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福达合金上涨1.62%,最高价为14.4元,总成交量2.33亿手。
赤峰黄金(600988):
黄金龙头股,赤峰黄金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8.04亿,同比增长78.21%,近五年复合增长为43.8%;每股收益0.49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赤峰黄金有16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3.37%,最高价为21.09元,最低价为14.09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赤峰黄金的市值上涨了71.71亿元,上涨了23.37%。
曼卡龙(300945):
黄金龙头股,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442.93万,同比增长-22.56%,近三年复合增长为-7.53%;每股收益0.27元。
近30日股价上涨18.8%,2024年股价下跌-17.55%。
中金黄金(600489):
黄金龙头股,中金黄金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29.78亿,同比增长57.11%,近五年复合增长为39.22%;每股收益0.61元。
中金黄金在近30日股价上涨18.56%,最高价为14.36元,最低价为11.58元。当前市值为694.62亿元,2024年股价上涨30.5%。
黄金板块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深中华A(000017):2019年年报披露,公司新增开展珠宝黄金供应链业务,拓展业务维度,于2019年8月与深圳钻金森珠宝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50万元设立深圳鑫森珠宝黄金供应链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持股65%,为深圳鑫森珠宝黄金供应链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钻金森珠宝持股35%。
中金岭南(000060):公司所在行业为有色金属铅锌行业,公司拥有产能亚洲最大的凡口铅锌矿,及产能国内第三的韶关冶炼厂。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铅锌精矿开采能力居全国第一,铅锌冶炼能力居全国第三。其中电铅、精锌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白银为伦敦贵金属协会LBMA注册。(2013年,国内矿山生产铅锌精矿金属量18.7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3%,硫精矿75.0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0.33%,精矿含银102.13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26%;国外矿山生产铅锌精矿金属量11.6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99%,精矿含银48.24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9.36%,铜精矿含铜1.04万吨,黄金金属量455公斤。2014年,计划国内生产铅锌精矿金属量约18.89万吨,铅锌精矿含银约103吨。冶炼金属产品铅锌约24.68万吨。铝型材约1.61万吨,幕墙及门窗约38万平方米,无汞电池锌粉约1万吨,冲孔镀镍钢带约720吨。计划国外生产铅锌精矿金属量约13.62万吨,铜精矿含铜金属量约1.05万吨,精矿含黄金约421公斤,精矿含银约51吨)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金高能电池材料公司,以锂电池关键材料和镍电池关键材料为产业方向,已形成镍电池正极材料、极板材料两大产品系列,在多种关键材料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冲孔镀镍钢带是自主研究开发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镍氢/镍镉电池负极板材料,支撑了国内电池行业80%的市场供给。公司以穿孔技术生产的电池极板材料,建立了覆盖国内电池行业80%和国际50%的市场网络。
云鼎科技(000409):截止2016年末,公司共拥有万泰矿业一家金矿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3.20万吨/年,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销售模式是委托冶炼厂通过黄金交易所平台委托销售。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