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
聚光科技(300203):仪器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7.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2年的34.5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1.01亿元。
公司的红外成像和甲烷遥测相关技术和仪器可用于厂区天燃气涉漏类检测,该产品销售量较小。
回顾近30个交易日,聚光科技下跌8.76%,最高价为16.39元,总成交量3.43亿手。
国茂股份(603915):仪器龙头股,国茂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6.0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21.8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29.44亿元。
近30日股价下跌1.25%,2024年股价下跌-21%。
优利德(688628):仪器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8.7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1年的8.42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8.91亿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优利德有19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9.79%,最高价为45.57元,最低价为34.8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优利德的市值上涨了9.65亿元,上涨了19.79%。
川仪股份(603100):仪器龙头股,川仪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3.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42.53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63.7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川仪股份股价下跌15.72%,总市值下跌了4.31亿,当前市值为105.31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3.98%。
奥普光电(002338):仪器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3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4.41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6.27亿元。
近30日股价下跌9.75%,2024年股价下跌-23.76%。
汇川技术(300124):仪器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4.8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15.11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230.08亿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汇川技术有20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2.52%,最高价为67.2元,最低价为66.29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汇川技术的市值下跌了199.18亿元,下跌了12.5%。
天瑞仪器(300165):仪器龙头股,从天瑞仪器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5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9.36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5.42亿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天瑞仪器有20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5.42%,最高价为4.86元,最低价为4.41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天瑞仪器的市值下跌了4.51亿元,下跌了25.42%。
新产业(300832):仪器龙头股,新产业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1.7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1年的25.45亿元,最高为2023年的39.3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新产业下跌16.83%,最高价为83.5元,总成交量1.03亿手。
仪器股票其他的还有:
雪迪龙(002658):近7个交易日,雪迪龙下跌6.25%,最高价为6.56元,总市值下跌了2.48亿元,2024年来下跌-28.69%。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分析领域“产品+系统应用+运维服务”展开。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红外气体分析仪、便携式烟气分析仪等各类分析仪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垃圾焚烧烟气监测系统等环境监测系统水泥高温气体分析系统、石化化工过程分析系统、冶金过程分析系统、空分过程分析系统等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分析仪器系统改造服务、环境监测系统运营维护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力、石化、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以及环保部门和科研机构用检测设备,并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分析检测、系统应用和自动控制、运行维护等综合解决方案。
南华仪器(300417):近7日南华仪器股价上涨8.69%,2024年股价下跌-67.78%,最高价为7.8元,市值为10.13亿元。公司专业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与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公司现有气体检测技术基础,公司在积极拓展布局相关领域。
凯普生物(300639):近7个交易日,凯普生物上涨0.16%,最高价为6.24元,总市值上涨了646.5万元,上涨了0.16%。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核酸分子诊断产品提供商,专注于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配套仪器等体外诊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流杂交技术平台和应用国际通用的荧光PCR检测技术平台,研发了覆盖传染病检测和遗传病检测两大领域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大规模人口筛查和优生优育管理领域。同时,公司通过分子医学检验所的建设在国内全面铺设第三方医学服务网络,将公司业务向下游产业链扩展,实现“仪器+试剂+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