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相关上市公司:
1、凯中精密:4月30日消息,凯中精密今年来涨幅下跌-0.24%,最新报12.670元,涨9.98%,成交额4748.14万元。
凯中精密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0.24亿元、19.21亿元、24.47亿元、26.62亿元。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精密零部件供应商,中国换向器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定制开发各类高技术要求的换向器、集电环、连接器等精密零部件,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办公用品、电动工具、家用电器、航空航天和其它领域。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装备,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冲压模具、塑胶成型模具、精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具有为客户提供高端零部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早期便通过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规范的管理体系,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振邦智能:4月30日消息,振邦智能截至15点,该股涨3.43%,报41.210元,5日内股价上涨7.4%,总市值为46.08亿元。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振邦智能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9.94亿元、13.17亿元、10.42亿元、12.26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知名的高端智能控制器、变频驱动器、数字电源以及智能物联模块供应商,产品主要用于终端设备中的电能变换、控制及应用,应用于家用及商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装备等下游行业。公司智能电控业务的产品领域较为丰富,涵盖了以空调、冰箱为主的大型家电,以咖啡机、清洁机器人、空气炸锅、煲茶机为主的小型家电,以车载冰箱、车载空调为主的汽车电子设备,以除尘机、发电机、割草机、搅拌机为主的电动工具,以及商用新风除尘系统、智能物联模块等。公司主要客户包括WIK(Nestle一级供应商)、TTI、SharkNinja、多美达、GMCC美芝、美的、美菱、扬子、奥马、远大、TCL德龙、Panasonic、Severin、格力晶弘等。
3、福立旺:截至15时收盘,福立旺涨2.01%,股价报16.520元,成交356.57万股,成交金额5802.75万元,换手率2.05%,最新A股总市值达28.79亿元,A股流通市值28.79亿元。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4.43亿元、5.17亿元、7.26亿元、9.27亿元。
公司主营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下游应用行业涉及3C、汽车、电动工具等。公司3C类精密金属零部件主要包括如POGOPIN、PIN针类连接器等连接器产品,记忆合金耳机线、卡簧及线簧等异型簧产品,转轴、异型螺母等车削件产品,充电头、卡托、按键等MIM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无线耳机等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客户包括富士康、正崴、莫仕及易力声等。
4、华瑞股份:4月30日消息,华瑞股份开盘报价7.45元,收盘于7.640元。5日内股价上涨21.2%,总市值为13.75亿元。
在华瑞股份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7.53亿元、7.29亿元、9.83亿元、6.69亿元。
公司研发、生产多品种、多型号的电机换向器,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电机、家用电器和工业电机等直流电机和串激电机领域,目前没有应用到超声波电动机上。
5、格林美:4月30日,格林美(002340)15时涨1.61%,报6.960元,5日内股价上涨13.07%,成交额21.47亿元,换手率8.03%。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43.54亿元、124.66亿元、193.01亿元、293.92亿元。
格林美回收的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按照电池再装配和材料再利用的循环模式,实施退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对退役的动力电池包经无损拆解、性能评估、再装配,为各种小型动力包与储能电池包进行再使用,实施动力电池从新能源汽车到助力车、电动工具、家庭储能、光伏储能电站等领域的梯级使用。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回收技术。
6、博深股份:4月30日,博深股份收盘涨1.05%,报于6.710。当日最高价为6.8元,最低达6.59元,成交量1498.05万手,总市值为36.5亿元。
博深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12.92亿元、15.83亿元、14.54亿元、16.07亿元。
金刚石工具主要包括金刚石圆锯片、金刚石薄壁工程钻头、金刚石磨盘、金刚石滚刀、金刚石模块、磨轮等产品;电动工具主要包括台式及手持式工程钻机、锯机、角磨机、电锤、电镐等产品,是建筑装修施工的常用机具;合金工具主要有硬质合金圆锯片等。
7、康平科技:4月30日康平科技收盘消息,7日内股价下跌3.9%,今年来涨幅下跌-20.34%,最新报18.440元,涨0.82%,市值为17.7亿元。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8.35亿元、11.53亿元、9.94亿元、9.35亿元。
该工艺成果发表在行业权威期刊杂志《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