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什么股票受益?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提供的电池龙头股解析:
1、启迪环境: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最新消息,启迪环境5日内股价下跌27.32%,截至15点,该股报1.920元涨7.65%。
启迪环境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26.82%;净利润-8327.67万元,同比增长-269.23%;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18年7月披露,参股子公司桑顿新能源,业务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前躯体、电芯生产;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封装(PACK)、电池云平台研发;互联网+二手电池回收、二手电池梯级利用、废电池再生技术等领域。
2、亿纬锂能: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消息,亿纬锂能开盘报价34.48元,收盘于35.210元,成交额7.21亿元。
亿纬锂能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25.53亿元,同比增长34.16%;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2.53%;基本每股收益0.62元。
3、欣旺达:电池龙头。
2月8日消息,欣旺达今年来涨幅下跌-10.98%,截至15点,该股报13.720元,涨1.95%,换手率1.97%。
欣旺达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120.83亿,净利润2.4亿,每股收益0.19,市盈率26.92。
4、国轩高科:电池龙头。
2月8日,国轩高科开盘报价18.31元,收盘于18.590元,涨2.25%。当日最高价为18.7元,最低达18元,成交量1351.79万手,总市值为331.89亿元。
国轩高科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收约65.4亿元,同比增长12.98%;净利润约1539.46万元,同比增长-2.8%;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5、比亚迪: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最新消息,比亚迪7日内股价上涨4.23%,截至15点,该股涨0.9%报182.300元。
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621.51亿元,净利润96.54亿元,每股收益3.58元,市盈率41.86。
6、丰元股份: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消息,丰元股份最新报10.280元,涨7.2%。成交量583.76万手,总市值为28.79亿元。
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丰元股份公司营业总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73.8%;净利润-4341.52万元,同比增长-176.67%;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7、星云股份: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消息,星云股份开盘报14元,截至15点收盘,该股涨12.11%,报15.690元,总市值为23.19亿元,PE为259.34。
星云股份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约2.25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约-3065.14万元,同比增长-329.51%;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8、宁德时代:电池龙头。
2月8日收盘消息,宁德时代开盘报价159.5元,收盘于163.000元。7日内股价上涨11.81%,总市值为7170.44亿元。
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约1054.31亿元,同比增长8.28%;净利润约9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基本每股收益2.38元。
电池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南玻A:2月8日收盘消息,南玻A5日内股价上涨7.11%,今年来涨幅上涨3.47%,最新报5.850元,成交额1.27亿元。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伏玻璃生产的企业之一,2006年第一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在东莞投产,成为国内率先掌握光伏玻璃生产工艺并进行量产的企业之一,完成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到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布局。公司目前高纯多晶硅产能为9000吨/年(目前处于主动停车技改升级状态),硅片产品产能为2.2GW/年,电池片产能为1GW/年,组件产能为0.4GW/年,持有光伏电站130MW(2021年2月)。公司于2020年6月8日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21亿股,募集不超过40.28亿元用于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制造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7.39亿元,拟建设四条熔化能力为1200吨/天的光伏窑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已核准)公司于2021年9月9日晚公告,拟在广西投资建设产业园项目,其中一期项目计划建设2条1200t/d一窑五线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加工生产线、2.5GW光伏组件生产线,1条700t/d一窑两线电子玻璃和光电玻璃生产线、配套石英砂矿及硅砂提纯加工线,预计一期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深康佳A:2月8日深康佳A(000016)开盘报2.75元,截至收盘,该股报3.010元涨9.85%,成交6779.09万元,换手率1.43%。收购电路板和锂电池项目的事项终止。
深中华A:2月8日消息,深中华A5日内股价下跌5.82%,最新报9.890元,成交量7663.94万手,总市值为68.16亿元。基于电动自行车业务长期过程中相应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项目和技术应用等的跟踪研究,在广泛商业接洽和商机筛选基础上,公司开始介入锂电池材料业务,并以此为契机,逐步丰翼主营业务。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