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进口替代概念股有:
(1)、银禧科技: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6.08%,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16.41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22.53亿元。
国内3D打印高分子材料领域、3D打印创意化、个性化产品领域的领先者,部分3D研发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并投入市场,其中尼龙粉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自有3D打印推广平台稳步运营,并积极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如淘宝、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积极布局3D打印耗材及服务的线_上销售网络,同博世电动工具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18年下半页,推出工业级3D打印耗材新产品。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3.07%,最高价为6.08元,总市值上涨了8542.04万。
(2)、江化微:
从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9.07%,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5.64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9.39亿元。
公司G3等级硫酸、过氧化氢、异丙醇、低张力二氧化硅蚀刻液、钛蚀刻液成功进入国内6寸晶圆、8寸先进封装凸块芯片生产线,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为公司带来一定的价格优势和更多业务机会。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04%,最高价为16.75元,总市值下跌了1.27亿,当前市值为62.36亿元。
(3)、蜀道装备:
从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32.12%,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2年的2.39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5.33亿元。
LNG小龙头,专注于天燃气液化及液体空分领域,为客户提供天燃气液化与液体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国内最早掌握MRC工艺技术的企业之一,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中国LNG液化工厂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技术的进口替代;17年相关业务收入1.92亿元,主营占比80.2%。
近5日股价下跌1.61%,2023年股价下跌-7.13%。
(4)、科华数据:
从科华数据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6.42%,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41.68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56.48亿元。
在高端制造等工业领域,公司成功研发超大功率UPS并已应用于重要客户,打破了国外品牌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在为客户提供绿色工厂、透明工厂、安全工厂系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国产品牌实现进口替代而努力。
近5日科华数据股价下跌0.65%,总市值下跌了7846.65万,当前市值为120.7亿元。2023年股价下跌-29.1%。
(5)、科力尔:
科力尔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9.16%,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9.93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4.35亿元。
公司的伺服系统已经达到同行业日本公司的先近水平,实现进口替代。
近5日科力尔股价下跌5.78%,总市值下跌了4.18亿,当前市值为72.17亿元。2023年股价上涨28.49%。
(6)、新强联: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3.37%,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20.64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26.53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大型高端回转支承的研发生产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回转支承产品,产品主要包括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等,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盾构机、港口机械海工装备、露天采矿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是国内唯一的直驱式风机三排圆柱滚子主轴承制造商,公司的风电主轴轴承核心产品,打破了该领域轴承产品长期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进口替代。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4.86%,最高价为30.45元,总市值下跌了4.99亿,当前市值为102.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