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相关砷上市公司有哪些?
1、南大光电: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3.21亿元、5.95亿元、9.84亿元、15.81亿元。
南大光电建设的高纯磷烷、砷烷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高纯磷烷和高纯砷烷都是LE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近7个交易日,南大光电下跌0.17%,最高价为28.57元,总市值下跌了2717.12万元,2023年来下跌-3.91%。
2、双鹭药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0.3亿元、11.13亿元、12.15亿元、10.5亿元。
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辅酶、替莫唑胺、三氧化二砷、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和冻干粉、胸腺五肽、依诺肝素钠、氯雷他定分散片、来那度胺、杏灵滴丸等,涉及肿瘤、肝病、心脑血管、肾病等领域。
近7个交易日,双鹭药业下跌6.49%,最高价为11.33元,总市值下跌了7.19亿元,2023年来上涨11.5%。
3、淮北矿业:在淮北矿业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601.76亿元、523.69亿元、655.26亿元、692.25亿元。
拥有焦煤、肥煤、瘦煤、1/3焦煤、贫煤、气煤等主要煤种,其中焦煤、肥煤、瘦煤等炼焦煤的储量约占公司煤炭总储量的70%以上;煤质具有低硫,特低磷,中等挥发分,中等~中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良好的特点,所产煤炭产品含硫量低,磷、砷、氯等有害元素含量极少。
近7日淮北矿业股价上涨0.74%,2023年股价上涨26.95%,最高价为16.41元,市值为407.63亿元。
4、亚光科技: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2.06亿元、18.13亿元、15.88亿元、16.86亿元。
5G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已研制成功并小批量产;砷化镓/氮化镓射频芯片关键技术在芯片制造领域与三安光电深度进行合作,打造完整的新型半导体射频芯片产业链。亚光科技2017年年报披露,其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合作研制第三代半导体项目。
近7日股价下跌3.32%,2023年股价上涨14.32%。
5、聚灿光电:在营业总收入方面,聚灿光电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1.43亿元、14.07亿元、20.09亿元、20.29亿元。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产品涉及氮化镓的研发和生产,外延片的技术就是研发氮化镓材料的生长技术,芯片的技术就是研发氮化镓芯片的制作技术;20年9月,拟投资35亿元扩产Mini/MicroLED氮化镓、砷化镓芯片项目。
近7日聚灿光电股价下跌1.77%,2023年股价上涨5.15%,最高价为11.53元,市值为75.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