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聚碳酸酯PC概念股有:
1、万华化学:在万华化学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680.51亿元、734.33亿元、1455.38亿元、1655.65亿元。
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目锁具光气法聚碳酸酯技术,拥有聚碳酸酯产能7万吨/年,计划总产能20万吨/年。
近5个交易日,万华化学期间整体下跌0.45%,最高价为83.98元,最低价为82.01元,总市值下跌了11.62亿。
2、金发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92.86亿元、350.61亿元、401.99亿元、404.12亿元。
在近5个交易日中,金发科技有2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14%。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金发科技的市值上涨了4.54亿元,上涨了2.14%。
3、浙江交科:在浙江交科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88.97亿元、367.62亿元、460.22亿元、465.84亿元。
全资子公司浙铁大风拥有聚碳酸酯产能10万吨/年(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该装置是国内本土首套大型聚碳酸酯装置,工艺先进,废物排放基本为零。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0.26%,最高价为3.83元,总市值上涨了2599.14万。
4、鲁西化工: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82.07亿元、175.92亿元、317.94亿元、303.57亿元。
目前化工园区建成和在建面积达7平方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盐、氟、硅和石化”相互关联的产品链条,主要生产聚碳酸酯、己内酰胺、尼龙6、双氧水、多元醇、高端新型制冷剂、有机硅、甲烷氯化物、烧碱、氯化苄、甲醇、尿素等百余类产品。
近5日股价下跌1.72%,2023年股价上涨3.16%。
5、普利特:在普利特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36亿元、44.48亿元、48.71亿元、67.58亿元。
2017年报告期内,普利特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依托国内长玻纤增强材料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完成向美国子公司WPR的技术输出,实现了长玻纤增强PP材料、高端汽车用环保型高性能聚丙烯材料、以及高性能汽车用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等在美国的生产转移,持续推进PRET材料北美本地化生产进程。
在近5个交易日中,普利特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96%。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普利特的市值上涨了3.23亿元,上涨了1.96%。
6、东材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7.35亿元、18.81亿元、32.48亿元、36.4亿元。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5.23%,最高价为13.09元,总市值上涨了6.24亿。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