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D视觉感知概念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8月31日)
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3D视觉感知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长光华芯:在长光华芯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39亿元、2.47亿元、4.29亿元、3.86亿元。
近7个交易日,长光华芯上涨0.91%,最高价为64.27元,总市值上涨了1.04亿元,2023年来下跌-6.63%。
2、奥比中光: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5.97亿元、2.59亿元、4.74亿元、3.5亿元。
在智能手机前置视觉传感器方面,2018年公司为OPPO旗舰手机FindX提供3D结构光技术,使其成为继苹果iPhoneX后全球第二款量产超百万台搭载3D视觉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在智能手机后置视觉传感器方面,2020年5月公司为魅族旗舰手机17Pro提供ToF系统解决方案,自研的ToF深度引擎、高性能滤波算法等技术为其带来优化的3D深感探测性能。公司正在加快屏下3D视觉感知技术方案、增强型ToF技术方案等技术研发,解决手机、平板3D视觉感知能力从硬件系统设计、量产制造到应用开发与落地的一系列难题。
近7个交易日,奥比中光-UW上涨9.01%,最高价为29.8元,总市值上涨了11.88亿元,2023年来上涨4.49%。
3、首航高科:首航高科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7.44亿元、4.41亿元、7.19亿元、6.52亿元。
2020年3月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介绍,华捷艾米是全球第三家拥有3D视觉感知、自然语言交互和AR技术的公司,华捷艾米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打破了苹果和微软的垄断,被工信部列为AR和人工智能的核心企业。
近7日首航高科股价上涨1.37%,2023年股价下跌-8.25%,最高价为3.03元,市值为72.86亿元。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