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色·镍概念股有:
合金投资:公司主营镍基合金材料业务,主要产品有K500、I718、R405等高强度耐蚀材料和焊接材料、电真空材料、电阻电热材料、火花塞电极材料、测温材料等,应用涉及石油、化工、航天航空、船舶、冶金、机电、织网、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
合金投资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20年的905.97万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合金投资有1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3.28%,最高价为9.79元,最低价为8.45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合金投资的市值上涨了5.01亿元,上涨了13.28%。
中国中冶:公司2021年1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巴新瑞木红土镍钴矿项目已探明的可控镍储量超100万吨(金属量),设计服务年限20年,远景储量有望支持40年。根据2019年定期报告中披露数据,2019年累计销售折合金属量34,600吨镍和3,100吨钴的氢氧化镍钴产品。
中国中冶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2.65%,最高为2021年的83.75亿元。
中国中冶在近30日股价下跌4.9%,最高价为3.42元,最低价为3.18元。当前市值为634.14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26.14%。
中国一重:公司于2021年6月28日晚公告,拟以23.9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一重集团持有的中品圣德国际发展有限公司38.74%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间接享有印尼德龙镍业有限公司23%的权益。印尼德龙主要经营业务为采矿产品的加工和精炼,主要产品是镍铁。印尼德龙具有15条27MVA电炉的生产线,年处理含镍1.9%的红土矿(干基)456万吨。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4.36%,最高为2021年的1.68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中国一重下跌4.81%,最高价为3.15元,总成交量4.85亿手。
宁波联合:旗下子公司进出口公司作为宁波市首家“海关出口监管仓”运营企业和浙江省“省级重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资质的拥有者,将继续用足用活自身有利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进出口业务的稳定增长。该公司主营纺织品、煤炭、镍矿等进出口、纸张。
从宁波联合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1.72%,最高为2020年的3.44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宁波联合下跌4.49%,最高价为7.9元,总成交量1.65亿手。
博迁新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全球领先的实现纳米级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规模化量产及商业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包括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其中镍粉、铜粉主要应用于MLCC的生产,并广泛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其他工业领域。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物理气相法金属粉体生产线92条,其中镍原粉生产线86条,年生产能力达1,720吨;铜原粉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122.4吨;银原粉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达40吨。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3.07%,最高为2021年的2.38亿元。
近30日博迁新材股价上涨1.52%,最高价为51.93元,2022年股价下跌-62.36%。
格林美:公司NCM高镍前驱体已通过LGC认证,NCA前驱体已与ECOPRO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并已建成2万吨/年三元材料高镍前驱体生产线;公司在深圳建有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塑木型材循环再造工厂,年处理各种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和钴镍废弃资源达到5万吨以上,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末、塑木型材等各种高技术产品达到7000吨以上。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与韩国LG化学开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合作。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2.06%,最高为2021年的9.23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格林美股价下跌10.45%,总市值下跌了3.08亿,当前市值为388.25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34.92%。
太钢不锈:2018年4月拟收购鑫海,鑫海为国内镍铁厂龙头企业,目前月产量为8-9万吨镍生铁。
从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72.57%,最高为2021年的63.1亿元。
太钢不锈在近30日股价下跌8.17%,最高价为5.09元,最低价为4.88元。当前市值为259.69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58.06%。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