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电池材料概念股有:
1、五矿资本:2022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五矿资本营收同比增长-18.75%至28.5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79%至8.79亿元。
近30日五矿资本股价上涨4.51%,最高价为5.03元,2022年股价下跌-10.25%。
2、湘潭电化: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8%至4.7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30.07%至1.6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47.87%至1.63亿元,湘潭电化毛利润为2亿,毛利率41.71%。
全球最大碱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传统一次电池材料电解二氧化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传统主导产品电解二氧化锰年产约占国内年产量近三成,占世界总产量的13%,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30日股价下跌32.77%,2022年股价上涨34.7%。
3、道氏技术:道氏技术2022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75%至18.7亿元,道氏技术毛利润为3.69亿,毛利率19.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3.15%至8715.29万元。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无机非金属釉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回顾近30个交易日,道氏技术下跌25.24%,最高价为22.88元,总成交量3.73亿手。
4、格林美:2022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格林美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2.92%至69.57亿元,格林美毛利润为10.22亿,毛利率14.6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2%至3.06亿元。
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是全球三元前驱体制造领域能够大规模制造NCA&NCM全系列产品的少数企业,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主流供应三星供应链、ECOPRO、宁德时代、LGC等全球行业知名客户,销往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三元前驱体占总量的70%以上。公司围绕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已与180多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公司三元前驱体已形成13万吨/年产能,四氧化三钴已形成2.5万吨/年产能;2021年,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容至18万吨/年,力争达到20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达到3万吨/年;至2025年,三元前驱体达到40万吨、四钴达到35000吨、动力电池回收达到25万吨以上(2021年4月)。目前,公司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与综合利用领域,建成武汉、荆门、无锡三条废旧动力电池包绿色拆解线,年可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包25万套。公司2021年4月表示,正在取得对印尼项目的控股权,已经锁定未来50万吨金属镍的资源量。公司于2020年2月19日晚间披露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2992.68万股,募集不超过300000万元用于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3万吨/年三元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生产项目、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年产5万吨动力三元材料前驱体原料及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并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格林美下跌14.94%,最高价为9.42元,总成交量21.17亿手。
5、龙佰集团:龙佰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1.89%至63.45亿元,龙佰集团毛利润为22.28亿,毛利率35.1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1%至11.85亿元。
公司现每年副产超1亿方氢气,已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下一步公司将按照大化工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和布局。
在近30个交易日中,龙佰集团有19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5.53%,最高价为19.75元,最低价为19.1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龙佰集团的市值下跌了61.69亿元,下跌了15.54%。
6、天原股份:天原股份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41%至53.8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8.23%至2.4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14%至2.43亿元,天原股份毛利润为4.78亿,毛利率8.88%。
拥有完整的资源能源氯碱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拥有PVC产能40万吨/年,产品包括PVC、PVC-O管材;17年PVC销量37.57万吨,收入20.04亿元,营收占比13.11%。
近30日股价下跌16.32%,2022年股价下跌-48.73%。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