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钧达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5.8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2.108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2.380亿元。
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位于风景秀丽的海口市保税区内,是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塑料零部件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贝斯特: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6.4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2.95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347亿元。
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赫贝斯凭借其高品质的铝合金和压铸零配件产品,已成为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美国特斯拉等公司的长期零配件供应商。
伯特利: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2.0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6.400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8.184亿元。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是国内具备整车制动系统开发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德赛西威: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0.6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2.1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5.90亿元。
目前德赛西威与大众集团、马自达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沃尔沃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川环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4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64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73亿元。
公司专业生产汽车、摩托车、船舶和石化等机械用高性能、低碳、安全、清洁、环保节能的各类橡胶管,具有行业制标权,拥有25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其中“柔性FIPV超低渗透环保燃油管”等创新技术项目,公司优势在于整车覆盖,涵盖动力系统,整车配套所有软管类产品,尤其是汽车冷却系统是公司目前核心业务,2016年汽车冷却系统收入占比43.47%,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
龙蟠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6.67%,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4.51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7.243亿元。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以润滑油节能环保最优化技术、氮氧化合物排放控制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净化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为依托,已形成集润滑油、发动机冷却液、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车用养护品等于一体的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的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工程机械等领域。
威唐工业: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4.5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1.561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140亿元。
公司以自身设计开发的冲压模具为基础,向客户提供汽车冲压件产品。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