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盘后要闻,氨纶概念报跌,海利得(7.89,-5.054%)领跌,齐翔腾达(-4.023%)、泰和新材(-2.734%)、万华化学(-2.358%)等跟跌。
氨纶概念上市公司有:
1、澳洋健康: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66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5.996亿元,最高为2016年的2.207亿元。
澳洋科技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棉浆粕的生产销售,以及蒸汽电力的供应.是中国产量排名前列的粘胶短纤生产企业。氨纶整体涨价,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增加,且氨纶、涤纶等纤维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澳洋科技因此受益。
2、山西路桥: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8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6.797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571亿元。
随着国内氨纶产能的快速增长,国内的PTMEG需求量快速增长,但国内目前尚无厂家能够生产,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PTMEG的厂家,该产品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3、荣盛石化: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25.69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7年的14.6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3.46亿元。
盛元化纤是公司多功能纤维技改项目的实施主体,经营范围,“制造、加工,涤纶、氨纶;经销,轻纺原料及产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法定代表人为李水荣,注册资本为136986万元,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4、ST华鼎: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4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6.864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366亿元。
氨纶和纤维产品同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上游原料,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氨纶涨价或促进纺织厂家对其他材料的需求增加。
5、南京化纤: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5731.4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688亿元,最高为2016年的9321万元。
6、*ST天首: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5242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374亿元,最高为2017年的-2102万元。
氨纶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业内工艺落后、产能较小的氨纶企业遭受了严峻的盈利压力和生存压力,出现停产状况。
7、华峰超纤: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2841.4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5.356亿元,最高为2017年的2.355亿元。
公司大股东是华峰集团,华峰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华峰氨纶是国内主要的氨纶生产厂家。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