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绿氢概念股有:
1、隆基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3.6亿元、219.9亿元、329亿元、545.8亿元。
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为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节能管理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鉴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传统能源,公司将凭借自身的光伏技术,通过光伏制氢推动灰氢向绿氢的转变,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实现。
2、航天工程: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16亿元、16.2亿元、17.76亿元、20.71亿元。
签署17.75亿元制氢合成氨工程。公司在煤气化产业工程总包领域享受独特技术和地位。此次大订单的签署,几乎覆盖公司2019年全年营收,为今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彰显公司在绿氢制造领域的工程建设能力,也是践行碳中和道路的坚实一步。
3、上汽集团: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706亿元、9022亿元、8433亿元、7421亿元。
上汽集团消息,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暨奠基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全球首个万辆级氢能重卡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投资金额逾20亿元,以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燃料电池重卡产业链为目标,预计建成后每年可减少近5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打造“北疆绿氢城”。
4、中国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36万亿元、2.89万亿元、2.96万亿元、2.11万亿元。
公司将在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领域进行布局,计划今年建成100座加氢站,“十四五”末建成约1000座加氢站。
5、上海电气: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95.4亿元、1012亿元、1275亿元、1373亿元。
与京能电力、宁东管委会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绿氢综合能源产业示范项目。
6、联美控股: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7.14亿元、30.37亿元、33.96亿元、35.98亿元。
公司计划打造独立氢能事业部,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路径,以绿氢的制取(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为切入点,积极布局末端加氢站的建设运营等氢能产业链。
7、吉电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1.02亿元、73.01亿元、85.52亿元、100.6亿元。
公司全力支持吉林省“北方氢谷”建设。目前,白城分布式制氢示范项目正在建设阶段,大安化工园区千万千瓦绿氢消纳基地项目已开展可研招标工作。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