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盘后简讯,PTA概念报涨,恒力石化(2.144%)领涨,东方盛虹、桐昆股份、华联控股、ST榕泰等跟涨。那么,相关PTA上市公司有哪些?
1、恒力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74.8亿元、600.7亿元、1008亿元、1524亿元。
国内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PTA-聚酯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也是国内民营大炼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2、东方盛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3亿元、232.6亿元、248.9亿元、227.8亿元。
公司将以化纤产业为起点,根据行业发展规律以及自身发展需要,把握时机,逐步向化纤产业链上游攀登,打造“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以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企业。
3、桐昆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28.1亿元、416亿元、505.8亿元、458.3亿元。
2002年起,集团连续17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排名第318位,是一家入围中国500强的企业。
4、华联控股: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9.72亿元、33.35亿元、31.69亿元、27.05亿元。
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地实现了从传统纺织服装行业向石化新材料行业为主、房地产为辅的重大转变。
5、ST榕泰: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43亿元、17亿元、14.28亿元、10.66亿元。
6、三房巷: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66亿元、11.82亿元、220.8亿元、163亿元。
子公司海伦石化PTA技改扩能项目获环评批复。
7、恒逸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59.6亿元、880.7亿元、796.2亿元、864.3亿元。
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区间为6.5亿元-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3.52%-88.95%。报告期内,由于PTA、聚酯等产品上游原料供应宽松,企业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产品议价能力增强,进而促进产品毛利率提高;且公司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产销量同比增加。公司文莱炼化项目实现了全面投产和高负荷生产。
8、珠海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9.6亿元、26.15亿元、33.22亿元、35.35亿元。
公司与国际行业巨头联合进行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与英美石油控股,碧辟(中国),BP环球对珠海碧辟化工注册资本增至27700万美元,投资总额至75900万美元,建设PTA二期。公司占15%。2011年2月,珠海碧辟化工报告,其股东BP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华石化业务,包括投资珠海PTA的二期装置改造和三期扩建项目。计划中的二期装置改造项目(珠海碧辟化工投资3亿元)将进一步提升二期装置的产能20万吨,使PTA总产能达到每年170万吨。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