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智能座舱概念股:
1、水晶光电: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1.46亿元、23.26亿元、30亿元、32.23亿元。
2、北汽蓝谷: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14.9亿元、180.9亿元、235.9亿元、52.72亿元。
公司在激光雷达及智能座舱方面均有相关技术储备。
3、中国长城: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5.07亿元、100.1亿元、108.4亿元、144.5亿元。
公司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制定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规划,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以及供应商资源协同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和产品转化。
4、中科创达: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1.62亿元、14.65亿元、18.27亿元、26.28亿元。
公司在汽车领域主要有汽车智能网关设备、智能座舱、三电控制BMS/VCU/MCU。
5、东箭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13亿元、16.14亿元、15.66亿元、14.75亿元。
国内智能座舱龙头,同时协同打造DMS和ADAS能力,形成全栈开发能力。
6、欧菲光: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37.9亿元、430.4亿元、519.7亿元、483.5亿元。
公司的自动侧开门等智能座舱相关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各大主机厂客户,但不排除后续会尝试其他渠道进行推广。
7、德赛西威: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0.1亿元、54.09亿元、53.37亿元、67.99亿元。
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受益于产品技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基础稳固,前期的沉淀初显成效,客户端项目开展顺利,订单实现稳步释放。作为车载摄像头相关产品的代表,公司积极参与中国智能座舱生态联盟筹建并成为联盟核心成员单位。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