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盘后,光电缆概念报涨,中利集团(6.08,0.4,7.042%)领涨,ST宏图(1.54,1.316%)、凯乐科技(8.2,1.11%)、中天科技(9.97,0.605%)等跟涨。以下是相关上市公司:
1、中利集团: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94.1亿元、167.3亿元、118.3亿元、90.33亿元。
在光电缆业务方面,公司已延伸发展了光棒、光纤、光缆和铜材、高分子材料、电缆的全产业链,在巩固了传统市场的份额同时,利用“中利”品牌,向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能与光伏市场等新兴市场进行较好的扩展,使公司的产品线不断升级。
2、ST宏图: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90.3亿元、140.2亿元、39.97亿元、22.32亿元。
3、凯乐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1.4亿元、169.6亿元、158.6亿元、85亿元。
公司通过收购,深入拓展移动互联应用领域业务,形成了传统光电缆制造和新兴移动互联网通信业务,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4、中天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70.8亿元、339.2亿元、388.1亿元、440.7亿元。
公司是中国光电缆品种最齐全的专业企业之一,特种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40%,其中ADSS、OPGW均是国内首家通过中国国家级鉴定的拳头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海外市场占有率接近8%;2010年6月,公司为进一步延伸公司光通信产业链,减少外购环节,向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中天精密材料100%股权,转让价格为7466.08万元。
5、通鼎互联: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2.32亿元、44.45亿元、35.39亿元、35.86亿元。
公司专业从事光棒光纤光缆、通信电缆、铁路信号电缆、城市轨道交通电缆、RF电缆、特种光电缆、光器件仪器仪表、机电通信设备、线缆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并涉足互联网应用、物联网等多元领域的民营企业。
6、万马股份: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4.09亿元、87.4亿元、97.45亿元、93.22亿元。
资料显示,华光电缆是一家专业从事核级电缆、船用电缆、电气贯穿件等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电缆电器企业。
7、永鼎股份: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71亿元、32.21亿元、33.71亿元、32.85亿元。
公司在通信线缆行业中具有突出的综合经营能力和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品光电缆的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国家通信线缆行业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