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间复盘,新能源乘用车概念报跌,江淮汽车(19.38,-2.14,-9.944%)领跌,北汽蓝谷、海源复材、国轩高科、万里扬等跟跌。南方财富网小编整理部分相关新能源乘用车概念股票:
1、康尼机电: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3.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33.26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34.15亿元。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充电连接总成、高压输配电总成(车内)以及新能源公交车门系统等。公司依托连接器技术和孵化成果,成立了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主流新能源乘用车主机厂。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广汽、江淮、众泰等新能源品牌车企。
2、大洋电机: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81.8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77.76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86.38亿元。
2016年8月17日,公司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武汉临空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司拟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子公司并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受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氢能源科技产业化项目、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制造项目、伺服电机研发及制造项目、武汉新能源汽车及动力总成系统应用研究院。
3、华工科技: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6.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52.3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1.38亿元。
国内激光切割设备龙头,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条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焊装生产线,打破日韩欧美垄断。
4、奥特佳: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6.7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32.11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40.91亿元。
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均从事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凯众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1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4.937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5.49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增长迅速,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万辆和1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3%和39.4%。
6、宁德时代: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19.0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96.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03.2亿元。
在产品技术路线上,针对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管理层提前布局了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产品;针对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管理层布局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三元材料产品,在目前的动力电池市场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7、合康新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5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2.06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3.04亿元。
业务领域涵盖了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矿山、水泥、石油、市政、电梯、机床、塑胶、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环保、光伏等行业。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