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信息显示,7月28日识别芯片概念盘中报跌,兆日科技(8.93,-6.394%)领跌,厦门信达(-5.664%)、海得控制(-5.237%)、晶方科技(-4.074%)等跟跌。南方财富网小编整理部分相关识别芯片概念股票:
1、硕贝德: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7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7.2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8.46亿元。
发力指纹识别模组制造与芯片封测,2014年公司先后控股科阳光电、昆山凯尔和新设惠州凯尔快速切入传感器封装和模,制造领域;天线领域行业领先。
2、国星光电: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7.9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32.63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40.69亿元。
3、美的集团: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756.3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61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857亿元。
推出物联网WF安全芯片,美的M-Smart安全体系在“智能家用电器信息安全”认证项目中率先获得A级安全认证;与阿里合作构建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智慧系统;投资声音识别公司SOUNDHOUND。
4、恒为科技: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6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4.31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331亿元。
而近几年则已经逐渐步入了向业务智能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可视化系统开始利用整个ICT领域内出现的新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SDN等,智能地识别网络流量情况和信息内容,动态地对网络业务进行定制和调整,支持不同的计费模式和个性化的业务流程。
5、士兰微: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4.7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0.2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2.81亿元。
公司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产品将受益手势识别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
6、科大讯飞: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03.3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79.17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30.2亿元。
作为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公司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常识推理等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囊括多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的冠军,改写了全球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格局,公司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获得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最高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7、大华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54.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36.7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64.7亿元。
公司通过多年的潜心研发,成功推出了人脸抓拍比对系统,系统主要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检测和跟踪算法、人脸质量评分算法以及人脸识别算法。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