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动驾驶上市公司一览,自动驾驶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北汽蓝谷(600733):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56.5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52.72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235.9亿元。
核心竞争力是它有全新技术达尔文系统,实现包括ADAS智能辅助驾驶、L3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监测、代客泊车等在内的智能驾驶功能。而且它与华为已在5G智能网联方面展开合作,联合开发具有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它不断改善人与车的交互体验,从而实现车辆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的进化。
常熟汽饰(603035):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3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4.6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2.18亿元。
2020年7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拟出资3000万元,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罗小春先生拟出资2000万元,共同参与发起组建深圳鼎和创智投资合伙企业,该投资基金拟对包括3D传感器(激光雷达)在内的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内的项目进行投资。
伯特利(60359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9.3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6.02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1.57亿元。
兆易创新(60398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3.1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2.4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4.97亿元。
北京君正(300223):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9.2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597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1.70亿元。
万集科技(300552):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9.0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6.923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3.51亿元。
国内领先的智能交通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户提供动态称重、专用短程通信、激光检测三大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相关的方案设计、施工安装、软件开发和维保等相关服务;开发了性能指标优异、可靠性高的多款单线激光雷达、8线车载激光雷达、32线车载激光雷达,可应用在自动驾驶、交通、物流、港口等多种场。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