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有哪些,一起了解
德赛西威:
公司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已量产。
2020年报显示,德赛西威实现营业收入67.99亿,同比增长27.39%;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77.36%。
越博动力:
公司在研技术有,ADAS系统(车辆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碰撞预警、交通标志识别、ACC自适应巡航等),毫米波雷达(盲区检测),360环视系统、AEBS紧急制动系统。
2020年报显示,越博动力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同比增长-13.81%;净利润802万元。
华域汽车:
在智能驾驶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毫米波雷达已具备量产条件。新业务布局均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增长点。
2020年报显示,华域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336亿,同比增长-7.25%;净利润54.03亿元。
高德红外:
国内唯一实现红外芯片量产的企业;子公司轩辕智驾致力于智能安全驾驶领域,聚焦于毫米波雷达产品、儿童遗落安全系统的开发和远红外产品线的优化和市场开拓。
2020年报显示,高德红外实现营业收入33.34亿,同比增长103.52%;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长353.59%。
华阳集团:
有参与百度阿波罗计划;有关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主要在关键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定位、视觉处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处理上。
公司2020年的营收33.74亿元,同比增长-0.27%;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43.04%。
三安光电: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4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21.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57.49%。
中国宝安:
厦门意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毫米波雷达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1.1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119.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6亿元。
保隆科技:
2019年7月7号公司在互动平台称,智能感知是无人驾驶的基础之一,而公司的汽车电子产品首先就是定位在感知方面,包括各种压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这些实现对车以及环境感知的产品都是无人驾驶的基础。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同比增长6.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21.05%。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