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改性塑料概念股:
1、同益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2.9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2.17亿元。
同益股份也有布局5G低介电低损耗改性塑料,适用于5G基站及相关产品,目前已有部分天线相关产品进入量产销售阶段。
2、银禧科技: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0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5.11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2.63亿元。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改性塑料。
4、道恩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8.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3.6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4.22亿元。
公司改性塑料与TPV产品的下游客户存在一定重叠性,凭借公司TPV良好的声誉及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公司在汽车行业先后成为一汽集团、上海大众、长城、日产、吉利等零部件配套厂商的供应商。
5、普利特: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9.0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36.0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4.48亿元。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于2009年12月18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普利特002324),主要从事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6、沃特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9.5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8.08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1.53亿元。
主要下游产业汽车业和家电业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加之改性塑料在这两个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带来需求量的增长。
7、古鳌科技: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628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4.663亿元。
德威新材成立于1995,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聚汽车家用特种改性塑料、绿色环保包装材料、聚丙烯塑胶材料、工程塑料开发、研制、生产、销售,电线、电缆及配套附件销售等领域。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