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PE管概念股:
1、友发集团:在友发集团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377.05亿元、447.49亿元、484.19亿元、668.66亿元。
近5日股价下跌0.32%,2023年股价上涨3.41%。
2、公元股份:在公元股份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53.54亿元、62.91亿元、70.36亿元、88.81亿元。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1.43%,最高价为4.94元,总市值上涨了8603.66万,当前市值为59.98亿元。
3、青龙管业:在青龙管业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4.47亿元、19.99亿元、20.64亿元、24.37亿元。
公司在河北三河燕郊设立控股子公司三河京龙,其主要产品RCP和PE管道等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京津唐”地区市场,其中RCP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已达到行业前列。三河京龙生产的部分PE管材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空客A320中国天津总装线项目”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等场馆的建设中得到应用。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2.97%,最高价为9.25元,总市值上涨了8709.79万。
4、纳川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纳川股份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1.34亿元、8.08亿元、8.95亿元、6.78亿元。
上海纳川为项目提供了试验用核级HDPE管材、熔接工艺评定、无损检测及缺陷判定等多项产品与技术支持,是国内首家拥有该领域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企业。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79%,最高价为2.89元,总市值下跌了5157.74万,当前市值为28.88亿元。
5、新莱应材: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1.75亿元、13.87亿元、13.23亿元、20.54亿元。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是亚洲第一家通过ASMEBPE管道管件双认证企业,在医药行业成功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公司2018年收购的山东碧海已经进入国内外一流企供应链,包括三元、完达山、康师傅、雀巢等客户,有望凭借其技术优势以及“无菌包装材料+灌装机设备”的一站式服务,逐步打开国产替代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近5日股价上涨3.46%,2023年股价下跌-0.25%。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