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单晶概念股是哪些?(11月13日)
2022年单晶概念股有:
通威股份:主营多晶硅料及电池片,其中光伏电池片出货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与单晶全球第一的隆基股份遥相呼应。多晶硅料产能全球第三,也是国内第三,前两名是保利协鑫和新特能源,我国总产能占全球80%左右。
11月11日消息,通威股份资金净流入5358.1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2750.38万元,换手率1.11%,成交金额21.47亿元。
通威股份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91.49%,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23.1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84.86亿元。
通威股份: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与浙江正泰、海宁正泰新能源、盐城正泰新能源、盐城正泰太阳能、海宁正泰太阳能及杭州民泰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本合同的标的为单晶硅片,预计2021-2023年总计销售8.82亿片单晶硅片,预计总金额40.59亿元。若后续按照合同的约定产生销售,有利于提高公司的销售收入。
11月11日消息,通威股份资金净流入5358.1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2750.38万元,换手率1.11%,成交金额21.47亿元。
通威股份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91.49%,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23.1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84.86亿元。
上机数控:上海硅产业集团目前已成为中国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产品得到了众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目前已成为多家主流半导体企业的供应商。公司子公司上海新昇于2014年开始建设,2016年10月成功拉出第一根300mm单晶硅锭,2017年打通了300mm半导体硅片全工艺流程,2018年最终实现了300mm半导体硅片的规模化生产,填补了中国大陆300mm半导体硅片产业化的空白。
1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5.38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1242.73万元,换手率1.93%,成交金额10.35亿元。
从公司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04.34%,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55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4.34亿元。
沪硅产业:格林美2020年有13万吨三元前驱体年产能。另外格林美率先攻克了高镍NCA&NCM811前驱体与单晶前驱体制造技术,并大规模产业化,高端前驱体产品合计销售占总出货量的75%以上,产品主要供应三星、宁德时代和容百科技。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1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流出168.71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27.38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出141.3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84.98万元。
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沪硅产业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5.53%,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2.81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32亿元。
格林美: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硅材料展开,专注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光伏晶体晶片的综合实力、整体产销规模位列全球前列,高效N型硅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公司硅片整体规划产能约85GW,其中12英寸超大光伏硅片“夸父”产品(210硅片)约45GW-50GW;截至2019年末,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二、三、四期及四期改造项目年产能合计达到33GW。此外,2019年11月,公司拟与道达尔(Total)展开合作,道达尔将其控股的全球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领先企业SunPower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的全球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业务分拆到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MAXEONSOLARTECHNOLOGIES,PTE.LTD.,公司拟认购目标公司增发的股本,认购后公司对目标公司持股比例为28.8480%,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公司于2021年11月2日晚发布非公开发发行情况报告书,完成以45.27元/股向大家资产、GoldmanSachs、UBSAG等23名对象发行1.99亿股,募资90亿元用于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
11月11日消息,格林美1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4.34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1630.25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195.9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55.34万元。
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格林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15%,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3.51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7.22亿元。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