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2年智能化管控概念股:
1、京蓝科技:9月23日消息,京蓝科技开盘报价2.47元,收盘于2.44元。3日内股价下跌2.87%,总市值为24.98亿元。
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24.91亿元、19.01亿元、11.58亿元、7.38亿元。
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早间公告,2019年11月24日,公司与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京蓝物联网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整合优质资源,形成聚合效应,决定在智慧农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有效期4年。合作目标通过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农业设备,构建集“远程控制、智能决策、全程溯源和可视化管理”于一体的现代“智慧种植大脑”,打造以智能化管控为核心,以标准化和高效生产为目标的现代水稻/小麦种植工程,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的成熟样板,逐步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成功案例,推动兴安盟农垦农牧业及关联产业提质增效。
2、清新环境:9月23日收盘最新消息,清新环境昨收5.75元,截至15时收盘,该股跌1.57%报5.66元。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清新环境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40.88亿元、33.75亿元、47.01亿元、68.8亿元。
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业,集技术研发、项目投资、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服务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业务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在非电领域,公司已经在布局的钢铁、焦化、有色、石化等领域实施更多工程案例和获取更多市场订单。根据中电联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2017年公司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业务订单获取量、工程投运量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其他多项指标保持领先,强化了公司在大气治理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于2020年8月31日晚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拟以4.9元/股向控股股东川发环境发行不超3.22亿股,募资不超15.8亿元用于智慧环境云平台及示范项目建设、研究院及产业技术中心升级、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智慧环境云平台及示范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拟搭建智慧环境云平台,主要分为底层监测系统建设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两大部分,主要应用于城市智慧环保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工业园区智慧环保综合监控方案及企业经济化运行智能化管控系统。
3、银江技术:9月23日收盘消息,银江技术截至15时,该股报6.29元,跌2.48%,7日内股价下跌7.95%,总市值为41.25亿元。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银江技术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24.13亿元、20.8亿元、21.38亿元、20亿元。
公司专注于城市智能交通等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在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综合平台系统、城市交通智能化诱导系统等各类城市交通管理应用系统,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一。车联网的发展如汽车监控、车辆自动识别、实时路况信息等将为智能交通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车联网与发展无人车息息相关。
4、永福股份:9月23日消息,永福股份最新报价47.5元,3日内股价下跌3.6%;今年来涨幅下跌-12.34%,市盈率为212.15。
永福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6.86亿元、14.4亿元、9.8亿元、15.68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电力工程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和EPC工程总承包等全寿命周期技术服务,业务覆盖发电、输变电等类型,其中,发电业务涵盖核电、火力发电、燃气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等业务,输变电业务涵盖220V—±1100kV全电压等级;主要服务于电力、石油、化工和钢铁等领域。公司同国家电网公司、大型发电集团、上海电气等3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于2020年4月2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承接开展国家电网的5G网络规划咨询业务和5G在电力物联网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课题。融合基础设施方面,已开发的项目包含园区智慧综合能源示范、风光储微电网、“三站合一”变电站、绿色医院智慧能源等多种类型;在电力信息化、电力数字化方面,已开发智能电网设计配置一体化平台和基于全景信息模型的智能运维系统,可帮助业主实现智能变电站设计、建造、运维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控,目前已进入产品推广应用阶段。公司于2021年7月29日晚发布2021年度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包括实控人林一文在内的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不超6亿元用于EPC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总投资11.21亿元,建设项目包括平潭公铁两用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海上风电项目、沅江龙潭沟风电场项目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厂房屋面光伏组项目包。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