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用车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7月22日)
2022年商用车概念股有:
(1)、江淮汽车: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江淮汽车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32%,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18年的-3.09%,最高为2020年的0.58%。
公司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场,目前瑞风MPV和轻卡是公司强项产品,也是主要盈利来源,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在10%左右。公司的主导产品有:6~12米客车底盘,0.5~50吨重、中、轻、微卡车,星锐多功能商用车,6~12座瑞风商务车(MPV),瑞鹰越野车(SRV),C级宾悦、B级和悦及和悦RS、A级同悦及同悦RS、A0级悦悦轿车。2013年期间,公司主导产品继续保持细分市场领先优势,其中瑞风MPV全年销售近5.2万辆,位居同类产品销售前列;轻卡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并连续13年保持出口第一;重卡销量、销售收入实现双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位居行业第六位。
在近30个交易日中,江淮汽车有16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1.93%,最高价为19.17元,最低价为11.88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江淮汽车的市值上涨了75.35亿元,上涨了21.93%。
(2)、中国重汽: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5.87%,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21年的4.6%,最高为2020年的7.93%。
2017年全年实现重卡销售134731辆,同比增长67.96%;实现销售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76.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114.63%,是国内商用车行业运营质量和效益水平最好的企业之一。
中国重汽在近30日股价上涨11.86%,最高价为15.04元,最低价为11.89元。当前市值为163.66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20.61%。
(3)、汉马科技: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公司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2.71%,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21年的-11.13%,最高为2017年的0.64%。
控股股东星马集团拟转让公司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事项取得进展,公开征集期内共有一家意向受让方吉利商用车集团向星马集团递交了受让意向书及相关申请材料,并支付了认购意向金3,000万元。星马集团将确定意向受让方是否符合受让条件。据悉,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所持公司15.24%股份。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汉马科技股价上涨8.41%,最高价为10.88元,当前市值为56.53亿元。
(4)、威孚高科:从威孚高科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1.39%,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21年的9.58%,最高为2017年的14.12%。
公司作为行业内唯一能够提供全面排放升级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是商用车排放升级最大受益者。
在近30个交易日中,威孚高科有19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45%,最高价为19.96元,最低价为19.34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威孚高科的市值下跌了4.75亿元,下跌了2.45%。
(5)、东风汽车: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东风汽车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88%,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17年的-0.44%,最高为2018年的2.93%。
公司围绕“五化”技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定智能网联战略,从“产品+服务”角度,围绕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核心资源及核心能力布局等展开研究。通过聚焦应用场景和满足客户需求,采用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路径应对。目前已完成自动驾驶的末端配送和支线物流车研发,完成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调研,实现无人驾驶15项功能和5大项网联及交互功能,掌握轻型商用车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方法。公司已参与国家智能网联(武汉示范区)两个应用项目:具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SharingBox在江汉大学进行售卖运营;具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EV350在经开港口实现标准箱转运示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东风汽车股价下跌16.25%,最高价为9.22元,当前市值为142.2亿元。
(6)、福田汽车:福田汽车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3.08%,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21年的-9.96%,最高为2020年的0.27%。
公司产品涵盖轻型卡车、中重型卡车、轻型客车及大中型客车等全系列商用车。2013年期间,福田汽车品牌价值增长至508.67亿元,并已连续9年位居商用车品牌价值榜首。“十二五”期间,商用车将率先实现全球化,确立商用车领域的国际领导者地位;公司计划到2015年,整车产销量150万辆。2013年,公司累计销售汽车664714辆(含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销量),同比上升7.2%。其中商用车同比上升7.1%,高于行业增幅0.7个百分点,市场占用率达到16.2%,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在商用车行业中排名第一。
近30日股价上涨6.62%,2022年股价下跌-22.3%。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