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盘中分析,4月29日智能识别概念报涨,申昊科技(24.09,4.2%)领涨,中科信息(14.15,3.97%)、卫宁健康(7.59,1.88%)、锐明技术(21.78,1.63%)、中航电测(9.46,1.18%)等跟涨。南方财富网小编整理部分相关智能识别概念股票:
1、申昊科技:从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0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6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12亿元。
公司生产的轮式巡检机器人,通过综合运用激光无轨导航、图像智能识别与分析、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可代替人工完成特定环境下的巡检工作。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申昊科技下跌40.53%,最高价为33.65元,总成交量3664.38万手。
2、中科信息:从中科信息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5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3.6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01亿元。
公司在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识别与分析领域始终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在近30个交易日中,中科信息有16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34.61%,最高价为19.1元,最低价为17.4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中科信息的市值下跌了9.31亿元,下跌了34.61%。
3、卫宁健康:从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3.0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9.08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27.5亿元。
公司在互动表示,公司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聘请了多位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目前已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识别和筛查上取得一定突破。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技术研究。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卫宁健康股价下跌25.37%,总市值下跌了6.23亿,当前市值为161.29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127.11%。
4、锐明技术: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锐明技术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5.8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1.8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6.09亿元。
公司于2014年起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车载领域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包括路面信息感知技术、驾驶员身份及行为识别技术、手势识别、客流统计及货箱状态识别等。公司基于上述智能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具备安全驾驶辅助、驾驶员状态智能识别及盲区行人监测预警功能的驾驶主动安全套件等。此外,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视频图像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设备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技术、视频图像技术、嵌入式及平台软件技术等。
锐明技术在近30日股价下跌42%,最高价为31.76元,最低价为29.01元。当前市值为37.43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95.24%。
5、中航电测:从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4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5.45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9.43亿元。
2017年初,中航电测智能装备事业部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了“西安交大-中航电测机器人研究中心”,在焊接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方面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同时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了“西北工大-中航电测机器视觉与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在微米级图像采集与计算机处理算法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研究。先后研制成功的多个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现已应用于各种结构件的自动焊接。
回顾近30个交易日,中航电测股价下跌41.07%,最高价为13.82元,当前市值为56.83亿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