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复盘短讯,虚拟人概念报跌,蓝色光标(5.28,-0.61,-10.36%)领跌,天娱数科(3.75,-0.27,-6.72%)、锋尚文化(36.93,-2.36,-6.01%)、博瑞传播(4.56,-0.27,-5.59%)、利亚德(5.63,-0.22,-3.76%)等跟跌。
虚拟人概念股票有:
1、捷成股份:
近3日捷成股份上涨8%,现报4.5元,2022年股价下跌-45.33%,总市值115.87亿元。
从公司近五年毛利率来看,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30.79%,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20年的22.71%,最高为2016年的44.01%。
公司于2016年参股世优科技,目前公司持有其24.38%的股份。世优科技是一家虚拟技术提供商,以实时数字人平台、虚拟演播室、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及产品为核心业务。在“实时虚拟技术”和“实时虚拟人”等虚拟技术的细分领域里,世优科技在支持广电媒体、直播短视频中的虚拟主播及虚拟场景、影视动画虚拟内容制作、VR/AR以及元宇宙内容制作等多个场景方面,都有相匹配的专利技术和成熟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2、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近3日股价有2天上涨,上涨3.85%,2022年股价下跌-85.06%,市值为592.46亿元。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33.77%,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16年的21.18%,最高为2018年的37.04%。
唯一一个背靠广播电视台并推出虚拟人业务的上市公司,背靠湖南广电,湖南卫视推出虚拟主持人小漾。
3、科大讯飞:
回顾近3个交易日,科大讯飞有1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3.98%,最高价为33.4元,最低价为35.68元,总市值上涨了32.31亿元,上涨了3.98%。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科大讯飞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46.74%,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21年的41.13%,最高为2017年的51.38%。
公司积极推动在特定场景下的个性化AI虚拟合成应用,基于国际领先的语音合成、人脸建模、形象驱动、图像处理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效果媲美真人水平。科大讯飞在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最先发起虚拟人交互平台1.0,实现多模感知、情感贯穿、多维表达、自主定制。虚拟人相关技术作为讯飞开放平台的赋能之一向开发者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4、网达软件:
网达软件(603189)3日内股价1天上涨,上涨0.88%,最新报10.19元,2022年来下跌-121.98%。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47.75%,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18年的41.69%,最高为2016年的60.41%。
公司以及旗下时未科技合作开发虚拟人数字业务,相关方案在银行、社区、学校等领域已有落地项目。
5、歌力思:
歌力思在近3个交易日中有3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4.64%,最高价为11.43元,最低价为11.43元。2022年股价下跌-49.15%。
从歌力思近五年毛利率来看,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67.29%,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19年的65.87%,最高为2016年的68.96%。
“元宇宙”打破了物理世界的局限,进一步融合现实和虚拟,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和生活方式。公司旗下品牌ELLASSAY接连推出品牌虚拟人物@Elisa、社交媒体的超级周四Live+、绿幕科技时装秀等创新举动,不断寻求更加数字化、年轻化的表达。
6、风语筑:
回顾近3个交易日,风语筑期间整体上涨0.75%,最高价为15.9元,总市值上涨了5063.59万元。2022年股价下跌-80.16%。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风语筑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30.61%,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16年的27.41%,最高为2020年的34.88%。
风语筑宣布正式布局元宇宙赛道,拟将浙江深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风语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对VR、AR、XR、数字虚拟人、3D渲染、沉浸式交互、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7、虹软科技:
虹软科技近3日股价有2天下跌,下跌0.84%,2022年股价下跌-134.2%,市值为87.13亿元。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虹软科技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92.7%,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20年的89.57%,最高为2018年的94.29%。
日前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储备了多项可用于AR/VR的核心技术,如物体识别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虚拟人物动画等。作为高通在AI视觉行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第三季度基于高通最新的芯片平台,公司展示了开发的AR纸片人、AR涂鸦、3D建模等多款AR“黑科技”新产品。
8、利亚德:
利亚德在近3个交易日中有2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0.18%,最高价为5.99元,最低价为5.6元。2022年股价下跌-90.05%。
从近五年毛利率来看,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均值为34.9%,过去五年毛利率最低为2021年的30.18%,最高为2017年的40.48%。
虚拟动点(及NP公司)的光学动捕技术和产品可用于虚拟人物的动作捕捉和空间定位。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