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概念股2022年有:
1、美达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5.59亿元、38.13亿元、29.87亿元、23.5亿元。
切片可广泛用于用于各种用途的民用长丝、高速纺丝、常规纺丝、复合纺丝和短纤纺丝;可用作尼龙吹膜、流延膜、双向拉膜;可注塑用于电子、电器、机械、玩具、汽车等行业的相应制作;还可用于改性材料基体。
2、三友化工: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2亿元、201.7亿元、205.2亿元、177.8亿元。
公司主营粘胶短纤维、纯碱、烧碱、聚氯乙烯、混合甲基环硅氧烷等系列产品其中,纯碱年产能340万吨。
3、澳洋健康: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3.72亿元、47.11亿元、29.82亿元、30.83亿元。
澳洋科技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棉浆粕的生产销售,以及蒸汽电力的供应.是中国产量排名前列的粘胶短纤生产企业。氨纶整体涨价,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增加,且氨纶、涤纶等纤维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澳洋科技因此受益。
4、恒逸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59.6亿元、880.7亿元、796.2亿元、864.3亿元。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各类化工品、油品、化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化工品包括芳烃及其下游、精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PIA)、己内酰胺(CPL)及其配套产品;聚酯(PET)切片、聚酯(PET)瓶片、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全牵引丝(FDY)、涤纶加弹丝(DTY)以及涤纶短纤等规格齐全的化纤产品,公司产品广泛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刚性需求。
5、南京化纤: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07亿元、9.91亿元、6.58亿元、3.66亿元。
2020年10月以来,粘胶短纤行业开始复苏,短纤产品售价见底回升,涨势比较强劲,本年2月底突破15000元/吨后开始高位横盘,下游采购信心逐步松动,至4月售价小幅回落,截止2021年4月30日,每吨销售价格14500元。同时生产原料木浆粕采购价格自上年10月也在持续上涨。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6、恒天海龙: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54亿元、7.07亿元、7.91亿元、6.8亿元。
虽然粘胶短纤产品价格2015年出现一轮上涨,但粘胶纤维行业整体仍呈低迷态势,公司管理层对粘胶纤维行业发展及未来盈利能力持谨慎态度。
7、中泰化学: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10.6亿元、702.2亿元、831.4亿元、842亿元。
公司拥有粘胶短纤产能73万吨/年。
8、华西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42亿元、29.32亿元、31.87亿元、23.56亿元。
控股股东华西集团是国内最知名的乡镇企业之一,具有钢铁,纺织,化工,轻工建材,旅游,商贸多种行业为一体的产业格局,而华西村则汇集了集团在纺织领域的核心优质资产,是该集团在资本上倾力打造的旗舰,为国内化纤龙头企业之一,涤纶短纤维龙头企业,转型“并购+创投”金融生态圈。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