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消息,3C电子概念早盘报涨,奥普特(229.11,2.68%)领涨,华工科技(1.06%)、美瑞新材(0.53%)、雷柏科技(0.5%)等跟涨。那么,相关3C电子上市公司有哪些?
1、奥普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03亿元、4.22亿元、5.25亿元、6.42亿元。
公司是国内国内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自主产品线已覆盖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视觉控制系统等机器视觉核心部件,并在相机产品方面完成布局并取得了先期的研发和销售成果。同时,公司建立了成像和视觉分析两大技术平台,向下游客户提供各种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在智能装备中实现视觉功能。公司提供的机器视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端装备中,服务于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汽车、医药及食品加工等行业,并应用于苹果、华为、谷歌、OPPO、CATL、ATL、比亚迪、孚能等全球知名企业的生产线中。公司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五,且公司属于前五名企业中唯一一个以生产销售自主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为主的企业。
2、华工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4.81亿元、52.33亿元、54.6亿元、61.38亿元。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具有成熟的3D打标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此外,华工激光还持有武汉锐科的股权。2013年4月,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在光谷的武汉锐科问世,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目前手头已有订单排产。2013年8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工科投拟出资400万元参与投资设立华科三维(占6.67%),主要从事3D打印一体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建立国内乃至国际3D打印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2015年3月31日,华工科技(000988)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华中科技大学的史玉升教授团队正主导3D打印技术的开发、研制。华工科技一直密切关注3D打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进程,也具备产业化的基础。不过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3D打印的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华工科技将其考虑为公司的长期战略产品。
3、美瑞新材: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26亿元、5.92亿元、6.49亿元、7.57亿元。
国内TPU领域的老三,TPU产量约占国内TPU总产量的9%。公司专注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医疗护理、汽车制造等领域。
4、雷柏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亿元、4.75亿元、4.5亿元、4.5亿元。
2016年,公司成立深圳雷柏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多家大型3C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机器人系统集成方案。
5、工业富联: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545亿元、4154亿元、4087亿元、4318亿元。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