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互联网+医药概念股有:
1、第一医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56亿元、11.77亿元、12.43亿元、15.87亿元。
公司尝试互联网+经营模式,探索实行多平台运行,力求突破专业服务传统内涵,积极构建医药结合便民服务方式。
2、*ST康美: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75.8亿元、170.7亿元、114.5亿元、54.12亿元。
2018年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康美智慧药房"‘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智慧药房)标准化研究基地"。
3、长春高新: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1.02亿元、53.75亿元、73.74亿元、85.77亿元。
在“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新的医药行业龙头孕育其中,无论是基于“互联网+”的慢病管理和医药电商,还是基于技术创新和海外映射的精准医疗,都将成为行业新热点。
4、海王生物: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49.4亿元、383.8亿元、414.9亿元、400.2亿元。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跨界侵入、跨界融合、跨界替代现象正在对药品流通行业形成新的冲击。
5、金陵药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1.92亿元、28.99亿元、25.35亿元、25.04亿元。
18年11月,与新工集团、紫金资管、新工新兴签署协议,拟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南京新工医疗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金计划总规模不超过6.5亿元,在医药医疗、健康养老以及“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开展股权投资。
6、南京医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8.1亿元、313亿元、371.6亿元、398.2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南京医药由地区性单体企业成长为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型的特大型企业,“十三五”期间,南京医药已经形成了以医疗机构供应链服务业务和医药零售连锁业务为主导、以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和医药“互联网+”业务为辅助的“两主两辅”协同、互动发展的业务格局。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