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纳米技术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锦富技术: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86亿元、2.25亿元、2.48亿元、2.85亿元。
通富微电: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43亿元、11.49亿元、11.3亿元、16.66亿元。
欧菲光:2012年公司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共建“柔性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6.51亿元、53.01亿元、51.32亿元、52.74亿元。
复旦张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基因工程药物、光动力药物及纳米药物等领域不断推出新技术及产品,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未来将陆续有新药投放市场。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62亿元、6.71亿元、9.56亿元、7.71亿元。
大立科技: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展了多领域、多形式的技术合作,并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体系,使公司不断保持行业先进性与领先力。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1亿元、2.13亿元、3.3亿元、6.76亿元。
太极实业:通过SK海力士的技术许可,海太公司采用12英寸纳米技术晶圆进行集成电路封装,其工艺在国内率先达到20纳米级,相较于其他公司,海太公司起点较高,目前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32亿元、20.74亿元、21.71亿元、22.23亿元。
康普顿:2005年公司成功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润滑油领域,研制推出的康普顿纳米陶瓷机油和路邦纳米陶瓷抗磨剂,具有有效的抗磨、减磨、修复作用和节能减排效果。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95亿元、2.56亿元、3.14亿元、3.25亿元。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