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光伏玻璃概念股:
1、深赛格: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3亿元、16.12亿元、14.93亿元、14.04亿元。
2、中来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2.43亿元、26.92亿元、34.78亿元、50.85亿元。
公司2016年起进入N型高效电池领域,在产品效率、良率、成本方面突破明显,目前N型高效电池产能2.4GW,是全球最大的N型电池制造商。公司产品市占率25%左右。随着双面组件渗透率的提升,公司研发推出了透明背板和可带来发电增益的透明网格背板,在组件轻量化场景及光伏玻璃产能紧张的背景下优势明显。同时,公司光伏系统业务也正在有序推进,未来将进一步贡献新的增量。
3、秀强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3.78亿元、14.01亿元、12.69亿元、12.86亿元。
公司为国内家电玻璃产品行业龙头公司之一,主要从事以印刷、镀膜技术为基础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家电玻璃产品、光伏玻璃产品及家居玻璃产品。
4、福斯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5.85亿元、48.1亿元、63.78亿元、83.93亿元。
光伏玻璃胶膜,全球市占率超过50%,公司也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了POE胶膜生产技术并具备供货能力的公司之一。公司的光伏胶能产能在逐年增长,光伏胶膜销售均价在稳步提升,光伏胶膜有较大成本优势。
5、隆基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3.6亿元、219.9亿元、329亿元、545.8亿元。
随着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复苏,硅料、光伏玻璃等核心主辅材环节供应配套能力成为公司持续增长关键点。
6、瑞和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0.06亿元、36.14亿元、38.18亿元、37.64亿元。
信义光能(香港)母公司是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商。
7、金晶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3.54亿元、51.25亿元、52.64亿元、48.84亿元。
金晶科技还积极扩充光伏玻璃产能及开发BIPV配套新产品,预计从2021下半年到2022年底将新增约30000t/d光伏玻璃产能,光伏,通过差异化布局形成错位竞争,光伏板块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8月末,旗下光伏轻质面板生产线点火启动,上半年净利7.83亿元创历史新高。
8、三友化工: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2亿元、201.7亿元、205.2亿元、177.8亿元。
公司是纯碱、粘胶双龙头,成本优势明显,产能扩张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疫情影响减弱,纺织服装内需复苏出口向好,粘胶价格有望持续上行;光伏玻璃产能集中释放,对纯碱需求拉动明显,而新增产能有限,纯碱也有望持续复苏。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