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数字金融概念股:
1、ST奥马: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9.64亿元、78.03亿元、73.93亿元、83.45亿元。
与同济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产业的应用。
2、华力创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71亿元、6.79亿元、6.41亿元、6.45亿元。
3、紫光国微: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8.29亿元、24.58亿元、34.3亿元、32.7亿元。
今日官微消息,公司将于9月3日至7日服贸会期间,正式发布“紫光数字支付应用新成果”。据悉,展会期间,丰台区与数研所将联合六大行及腾讯、华为、紫光国微等机构联手打造“数字金融示范区”。
4、朗科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29亿元、9.67亿元、11.94亿元、14.91亿元。
公司还是国内闪存龙头之一,旗下拥有朗科科技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5、宇信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24亿元、21.41亿元、26.52亿元、29.82亿元。
2019.3.11互动平台称阿里云、蚂蚁金服为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共同推进云计算、数字金融微服务。
6、广电运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3.84亿元、54.59亿元、64.96亿元、64.11亿元。
公司定位为“一家顺应人工智能、数字化智能时代,围绕数字金融科技+城市智能,有IT技术基因的创新场景型公司”,公司打造了一批具有标杆效应的AI+应用场景,形成了技术赋能行业应用场景的先发优势。如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应用,形成了33大类410种智能终端,近百个解决方案的产品体系,打造了面向金融、交通、安全、便民、教育、文旅等多个行业的一批标杆应用场景。
7、科蓝软件: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7亿元、7.53亿元、9.34亿元、10.39亿元。
公司已完成与华为鸿蒙应用开发合作相关协议签署,通过鸿蒙系统和华为手机合作将进一步提升科蓝软件移动终端侧可信安全应用能力,构建全场景端·管·云一体化可信展业体系,为金融行业提供更安全、便捷、可信的数字金融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