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上市公司龙头排名一览
1、碧水源(300070):
龙头,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9.88亿元、34.34亿元、37.83亿元、28.69亿元。是国内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大规模应用、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是一家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
2、高能环境(603588):
龙头,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37亿元、9.91亿元、11.77亿元、15.81亿元。是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股。公司在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9号院13号楼-1至4层101内一层。
3、龙马环卫(603686):
龙头,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29亿元、8.5亿元、10.88亿元、14.75亿元。兴富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环保、TMT等行业。
4、深圳能源(000027):
全国碳市场6月底前将启动上线交易,目前明确纳入首批碳交易范围的有2200多家发电企业,市场规模或超千亿。随着电力企业碳交易启动,电网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网络平台,将成为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核心枢纽,利好电力企业和碳交易所。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城市燃气供应等;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燃气、蒸汽、运输;下属深能环保公司从事垃圾焚烧业务;东部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9年投产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公司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的股权。
5、中国天楹(000035):
公司控股子公司清化天禹与越南清化省环保厅签订了关于投资位于清化省秉山市社东山坊生活固废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承诺协议书》,清化天禹在特许经营期限内、特许经营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位于清化省秉山市社东山坊生活固废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该项目生活固废垃圾保底量1000吨/天规模。协议有效期至2067年12月18日。
6、东旭蓝天(000040):
公司是领先的环保新能源服务商,兼具“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独特的产业模式,收购东旭新能源100%股权,承接东旭集团光伏发电业务板块,公司将积极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融入“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居住理念,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房地产业务与光伏发电业务的协同发展。
7、华控赛格(000068):
控股子公司清控人居是专业从事环境技术综合服务的技术团队,长期为国内环保、建设、水务等部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水务系统建设运营,以专业设计院为核心,典型的平台型公司。
8、博天环境(603603):
坚守“精进、创新、包容、感恩”的共享价值观,博天环境积极构建环保产业共生成长的新生态,以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产业链优势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推动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9、中电环保(300172):
工业水处理起家,在核电和煤化工领域领先;2017年环保业务收入4.07亿,占比59.78%。
10、隆华科技(300263):
公司旗下有:隆华科技装备分公司、北京中电加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滨海居善水务有限公司、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兆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子公司。副标题#e#
11、南华仪器: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用分析仪器及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前照灯检测仪及其它机动车检测设备。
12、华自科技:
专注于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为新能源、水利水电、环保等行业用户,提供核心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13、东方园林:
本次增资完成后,环境投资持有环保集团64.29%的股权,农银投资持有环保集团35.71%的股权。
14、旗滨集团: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96.44亿,同比增长3.64%,近五年复合增长为8.49%;净利润为17.25亿,近五年复合增长为21.59%。
15、合康新能:
截止2017年6月,合康新能下设4家全资子公司,31家控股子公司,一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技术中心。
16、黑猫股份:
子公司江西永源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余热余压回收及利用、工业废气利用、热工设备能耗诊断、改造、工业环境治理、节能产品的研发及销售、节能工程的安装与管理服务、节能诊断及技术咨询服务。
17、中广核技:
公司产品涵盖改性线缆高分子材料和改性工程塑料,其中改性线缆高分子材料产品包括线缆高分子材料、环保再生材料、特种弹性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核电、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光通讯、电子产品、海工装备等领域。
18、天通股份:
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特别是硅单晶长晶炉,智能专用成型机,污泥干化设备等新能源,环保设备的制造技术,结合公司产业特点,已成功消化,吸收,创新,并投入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