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卫星龙头有:
中国卫星:龙头。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0.07亿,同比增长8.42%;毛利润为9.671亿,净利润为3.27亿元。在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方面,已成功开发了以CAST968(CAST1000)平台为代表的多个系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公用平台,成功发射对地观测、海洋监测、环境监测、空间探测、科学试验等多颗不同用途的现代小卫星,同时具备部分宇航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20多类产品,在北斗导航、动中通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拥有“天绘”系列遥感卫星数据总代理权。
制造卫星概念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
伟星股份: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9.08天、60.5天、63.74天、53.92天。控股子公司中捷时代专业从事高端军用卫星导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产品包括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卫星导航接收机、天线、抗干扰处理器等),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导航系统、机场防卫卫星定位系统、制导雷达、预警机、无人机、空地导弹、制导炸弹及民用导航等领域。
北斗星通: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8.5天、122.79天、123.6天、94.66天。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供应以及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服务于导航定位、指挥控制、精密测量、目标监控等军民应用领域。
合众思壮: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1.16天、192.89天、274.39天、267天。公司在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方面实现了芯片、算法、接收机和天线等核心技术、部件的自主可控。
雷科防务: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48.17天、236.66天、246.02天、263.34天。公司主业方向之一是卫星应用,拥有卫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及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相关产品,星载相控阵阵面产品,上述产品及技术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有可能未来服务于天基互联网产业。
海格通信: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9.94天、212.68天、192.5天、178.17天。海格通信作为最早参加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论证及终端研制的厂家,具备卫星通信先发优势。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