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午后消息,造船概念报涨,太钢不锈(9.36,9.474%)领涨,华菱钢铁(4.482%)、中电电机(4.389%)、晶澳科技(4.267%)等跟涨。那么,造船概念股有哪些?
1、太钢不锈:
太钢以创新引领发展,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重点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双相钢、耐热钢、铁路行业用钢、车轴钢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36.55%;实现扣非净利润18.58亿元,同比增长1357.02%;太钢不锈毛利润为32.84亿,毛利率15.95%。
2、中电电机:
公司专业生产大中型直流电机、中高压异步电机、同步电机、风力发电机、防爆电机、船用电机、矿井提升机、汽轮发电机及其它特种电机,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建材、造纸、石化、矿山、水利、造船、市政等行业,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南非、巴西、印度、泰国、印尼、孟加拉、越南、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6.58%;实现扣非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增长-28.38%;中电电机毛利润为4708万,毛利率33.85%。
3、华菱钢铁:
公司是世界前三大造船企业中船集团、韩国现代和三星造船的主力供应商,是世界最大工程机械公司卡特彼勒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国内工程机械巨头中联、三一、徐工主要供货方。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6.5亿元,同比增长63.46%;实现扣非净利润20.47亿元,同比增长81.95%;华菱钢铁毛利润为45.08亿。
4、晶澳科技:
隧道掘进机广泛应用于国家各大重点建设工程,并出口到新加坡、印度、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等国家,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加快,积极打造“京津冀”轨道交通装备再制造保障基地;模具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地下管廊、风电塔筒、水利电力管网等领域,并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套“管廊模具”;特种车辆凭借卓越的整机性能、先进的机电液控制系统,倍受国内外造船、冶金行业客户的青睐。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51.52%;实现扣非净利润5932万元,毛利率10.78%。
5、沙钢股份:
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铁路用钢、弹簧钢、轴承钢、船用锚链钢、高压锅炉管用钢、管坯钢等,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制造、铁路、机车、锅炉、造船、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96亿元,同比增长49.05%;实现扣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68.85%;沙钢股份毛利润为6.428亿,毛利率15.99%。
6、江龙船艇:
出口船舶在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2.4%、83.4%和90.2%。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53.15%;实现扣非净利润202万元,同比增长117.92%;江龙船艇毛利润为2069万。
7、新钢股份:
公司专业生产高质量的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卷板、线棒材、钢绞线等钢材产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造船、石油化工、能源交通、汽车、家电、电力等行业领域。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70.82%;实现扣非净利润8.79亿元,同比增长122.97%;新钢股份毛利润为12.99亿,毛利率5.44%。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