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结构材料上市公司有:
安泰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0.9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8.905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9.323亿元。
公司称,德国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德累斯顿,成立于2002年,产品和业务涵盖航空和高端汽车领域,主要生产飞机复合材料内外饰件及次承重结构件和豪华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内外饰件,是空客和波音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产品应用于空客A320、A350等机型。
苏大维格: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7.5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3.143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695亿元。
公司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完整的工艺链,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高技术含量、高性能的微纳结构产品,并能提供独创性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市场反应速度快,使得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新纶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6.22%,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4.502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8.271亿元。
新纶科技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TAC膜是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其成本的50%左右,在OLED面板中偏光片依然被使用,但因偏光片结构发生变化,TAC膜在OLED中使用数量减少,新的膜材COP膜被应用。
永悦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30.26%,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4701万元,最高为2018年的9666万元。
公司是经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分别与厦门大学合作设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永悦化工新材料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设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永悦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德威新材: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9.17%,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1.470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930亿元。
为了延伸陕煤集团产业链,优化德威新材的资本结构、加强德威新材发展后劲,各方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并同意将在协商一致后签署正式《股份转让协议》。
银禧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4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93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019亿元。
公司为小米提供金属材质精密结构件。
太化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57.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988万元,最高为2020年的4925万元。
公司上市时是一家煤化工综合企业,2011年根据省、市“西山综合整治”精神,陆续关停了主要化工生产装置,公司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局面。
国风塑业: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38.4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24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378亿元。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充分利用研发、品牌和品质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相继投资建设电容膜、预涂膜等项目,始终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