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周五早盘数据显示,医保目录概念报跌,亚太药业(3.91,-2.005%)领跌,信邦制药(-1.99%)、新天药业(-1.983%)、莱美药业(-1.937%)等跟跌。那么,医保目录概念股有哪些?
1、景峰医药:本次新进《2017版医保目录》或新增适应症品种有4个,分别是全国独家品种榄香烯注射液(乙类)及榄香烯口服乳(乙类)编号778、全国独家品种镇痛活络酊(乙类)编号1109、培美曲塞(乙类)编号753。
2、普洛药业:2014年3月份,公司近日与四川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川大华西医院签订了“靶向组蛋白修饰的抗肿瘤一类新药”技术合作开发合同涉及金额1500万元,合作研发取得的专利归双方共同拥有。“靶向组蛋白修饰的抗肿瘤一类新药”属于国家重点导向研发领域,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相关新药。本次合作将增强公司在抗肿瘤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015年中报未做相应披露。
3、海思科:本次公司精氨酸谷氨酸注射被纳入《医保目录》,将有利于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及未来销售,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卫宁健康:2015年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卫宁科技与山西省医保中心签署《医疗保险费用监控分析系统软件开发合同》。此次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卫宁科技医保控费业务的首个省级项目在山西省成功落地,不断在深度及广度上扩大医保控费业务范畴。截至目前,卫宁科技医保控费业务的服务客户已涵盖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山西等全国多个省市和平安养老、太平人寿、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多个商业保险公司。
5、复星医药:2017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整体处于变革期,在新医改政策实施下,两票制落地、分级诊疗、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医保目录更新、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加快临床试验管理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相关政策、加入ICH体系、互联网+医疗、精准医疗计划等政策持续在全国各地推进,引导行业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中国医药制造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IQVIA发布的中国医院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作为中国医药行业变革年,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为约3.3%。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