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由于前期定增这个融资渠道关闭,可转债成了上市公司上市后继续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历史上迎来了可转债最繁荣的时刻。上周一共可以申购11只可转债,这周又是9只,一周平均10只可转债,一天2只,按照这个节奏,一年要发行400只也不是不可能的。今年总共发行了125只可转债,总共募集2685亿,而今年新股IPO202只,总共募集了2534亿资金,可转债超过了新股。几乎无风险的打新可转债,也成为小散的一种理财方法。
那么,可转债除了打新,还有哪些投资的方法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说起。
一、找溢价率低的品种,什么叫溢价率呢?溢价率=可转债的现价*转股价/正股价/100-1,溢价率代表可转债转股后的溢价,比如说某个可转债溢价率是10%,那么就是如果现在转股,而且正股次日价格不变,那么现在的可转债的价格贵了10%。所以溢价率肯定是越低越好。负的溢价率,也就是折价,可以使得可转债转股后有盈利。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可转债的溢价率是负的,为什么持有人不转股呢?那是因为任何可转债发行后一般在半年内是不允许转股的,所以这个折价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折价多的可转债都是等级低的或者大家不看好正股的,如昨天折价最多的超过10%的两只可转债:晶瑞转债、英联转债,都是评级只有A+的。那么如果在转股期内有折价的品种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品种呢?也不一定,比如昨天富祥转债的溢价率是-0.58%,从利润上说不考虑交易成本,有0.58%的套利空间,但因为转股后卖出需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溢价率低,可转债的股性就很强,如果可转债的价格很高,那么正股如果下跌的多,可转债也会下跌多,但如果可转债已经接近100元或者低于100元,那么可转债的债性就会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又希望可转债的价格很低。
二、找价格低的,一般来说,低于100元,可转债的债性就起作用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可转债会随着正股的上涨而上涨,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转债在100元左右的时候下跌速度明显放满的原因。所以还有很多人采用可转债在100元或者105元摊大饼,期望在6年里能涨到130元以上。那么如果正股跌的多了,溢价率很高,很难转股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的资金,都不想还钱,都想让可转债转股,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溢价很高,那我就想办法降低转股价,这样可以使得可转债持有者有转股的动力了。但调低转股价也不是上市公司随便可以调整的,一般都要正股的持有者同意。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次通不过继续二次。溢价过高大部分都会调低转股价,这样价格低的就有机会了。
三、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价格低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毕竟每个可转债的到期不同,期间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税前或者税后都可以,得到的名单和前面找低价的差异不是很大,但相对来说更加科学的体现可转债的债性。
四、找到期时间短的。到期时间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还钱,就会想办法调低转股价使得可转债转股。历史数据统计大部分下市的可转债都是在130元以上强赎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调低了转股价,到期时间短的更加有动力。
五、找级别高的,现在常见的可转债等级有AAA、AA+、AA、AA-、A+等五个等级,同样条件下,当然是等级越高越好,但等级低的可转债,只要不违约,其实更有动机转股。这个条件只是在价格定位的时候起作用。比如按照昨天收盘统计,评级最高的AAA的平均溢价率为29%,而评级最低的A+只有21%,但将来的涨跌却很难说高等级的一定比低等级的好。俗话说“好股烂债”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当然实际上我们可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来选债。至于卖出的方法,大概也有以下几种
一、轮动,比如价格低的涨到高的了,卖出高的换入低的,但这种方法不能太频繁,几个月换一次足够了,太频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轮动到沟里去。
二、到了130元卖出,一般来说,可转债都有强赎条件,130元(少量的还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权强赎,强赎的价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论上超过130元,上市公司都有发强赎公告的权利,但这只是权利不是义务,很多可转债超过了130元也没发什么强赎公告。130元卖出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法。
三、持有到期。按照统计如果持有到期,在发强赎公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按照退市的69只可转债统计,退市前平均价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时间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么也有15%,最保守10%总会有的。
当然卖出也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方法。虽然相对来说可转债的风险比正股小很多,但也会面临正股退市可转债无法兑现的风险,虽然过去没发生过,但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再好的品种,分散投资是王道。至于投资可转债的更加高级的方法,比如用B-S期权定价模型等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基本的方法大概就这些。